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山大要闻

第二期“经济学家论坛”圆满落幕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05年04月04日

[本站讯]4月2日下午,由经济学院、山东大学产业经济学研究所主办的第二期“经济学家论坛”,在东区邵逸夫科学馆一楼报告厅拉开帷幕。本期论坛以“中国公司治理-现状与评价”为论题,由日本庆应大学博士、中国南开大学博士李维安教授主讲。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得者、经济学院院长臧旭恒教授担任主持,产业经济学研究所所长、副教授杨风禄博士和经济学院经济系主任、副教授刘国亮博士担任评议人。
    李维安教授是教育部首届人文社科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得者,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他在公司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十分显著。
    李维安教授指出,作为一个交叉学科,近年来“公司治理”结构在国内掀起高潮。他概要地介绍了公司治理结构从治理理论到评价的发展过程。对于中国公司治理评价,他指出,企业改革已进入了公司治理改革的新阶段。他从公司治理理论谈到公司治理务实,接着是公司治理准则,再到公司治理评价,详尽地阐述了由法人治理结构到公司治理机制,由单个公司治理到企业集团治理,由国内公司治理、接受国际化标准到跨国公司治理,由传统企业治理到网络组织的必要与运行发展。李教授对公司治理提出的问题深入浅出地引用了大量国内国际实例,提出了市场经济下两个“上帝”,即客户上帝与投资者上帝的思想,这正是IRM(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本质原因——要营销投资者。对于公司治理的危机处理问题,他认为应让投资者的利益得到最大的保全。他还提出了网络组织治理,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类别投票制度”。
    李维安教授向大家介绍了公司治理评议在国内外的实践情况,阐述了中国公司治理评价的理论与应用价值,指出这一理论有利于上市公司科学决策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有利于形成强有力的声誉制约,以促进证券市场质量的提高。
    李维安教授介绍了现阶段(1999年至今)他们所做的三个阶段性工作,其一是研究并组织制定《中国公司治理原则》,为建立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参考性标准;其二是构建了“中国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使该体系既坚持了国际标准,又结合了中国的实际;其三是应用了中国治理评价系统,以此对上市公司治理状况进行评价。他还特别针对山东省的济南现象和青岛现象做了分析,就两城市公司发展的利益相关者、主营利润等方面问题做了比较。
    在演讲中,他针对公司治理的前景作了相关政策性建议,并就未来的工作作了概括性说明。
    演讲结束后,臧旭恒教授在评议中认为,李维安教授所做的南开治理指数很有意义,希望该研究能深入进行下去;杨风禄副教授在评议中认为,中国公司进入国际市场是一件好事,我们必须按国际通行准则来约束自己。对于李教授所说的“两个上帝”,他认为除此之外应该还存在第三个上帝,即公司员工。他指出,今天收获最大的是获悉了公司治理这一体系,希望以后可以进行深入性研究;刘国亮副教授在评议中强调了理论需实践验证的重要性,认为通过听讲,自己对该理论的框架性知识有了较深层的认识,收获很大。]

【供稿单位:经济学院     作者:时成 林琳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