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4月5日,应我校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计亮年教授访问山东大学。5日上午9时,计亮年做客“稷下风”学术讲坛,在邵逸夫科学馆报告厅作了题为“金属核酸酶的功能模拟:设计•合成•作用机制及应用”的学术报告。报告由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和化学院联合主办,由化学院院长姜建壮教授主持,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研究生院副院长桑晓旻,化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兆珍和相关学院的部分专家出席了报告会。
报告开始,计亮年回顾了当年在山东大学的求学历程,他说:“山大所赋予他的,不只是系统的知识与扎实的基本功,更重要的是一种质朴而坚韧,厚重而博大的思维模式,正是这种培养与熏陶,为他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接着,计亮年就核酸研究领域的焦点问题、人工核酸酶功能配合物的分子设计和合成路线、交叉学科方法研究小分子配合物和大分子DNA作用机制、配合物的生物功能和应用的探索问题等作了一系列的报告分析。其中,计亮年将核酸研究领域的焦点问题归纳为两点,即[Ru(phen)3]2+ 配合物是否插进DNA的碱基对中间和DNA究竟是分子导线还是绝缘体,然后进行了深入浅出而又循序渐进的讲解。在讲到在大分子的设计和合成路线中,计院士给出了设计思想,这既是对学术前沿知识的概括,又是他多年丰富宝贵经验的总结。计亮年的讲座使我们对于化学与其他学科相交叉带来的深远意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最后,计亮年详细地回答了部分老师和同学们在自己研究、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计亮年:195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先后在北京大学、美国西北大学、瑞士巴塞尔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海内外名校任访问学者、教授;现任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和广东省化学会理事长。计亮年长期从事生物无机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合成大量小分子配合物的基础上,用热力学、动力学及理论计算等总结了小分子配合物与大分子DNA的作用规律,设计和合成了400余种新型小分子配合物。计亮年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1项,中国发明专利4项。]
【供稿单位: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作者:李汝宾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