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2004年6月,教育部、财政部召开 “985工程”二期建设工作会议,国家“985工程”二期开始部署实施。历经教育部、财政部三次评审和学校反复论证修改,《山东大学“985工程”二期建设项目论证报告》最终成稿并报教育部、财政部审批。11月底,教育部下发批复意见,原则上同意《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下达了我校“985工程”二期中央财政专项资金规模控制数3亿元。这标志着我校“985工程”二期立项论证工作圆满结束,项目建设工作开始启动。
经过反复讨论修改和学校“985工程”建设协调领导小组、校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研究审议,学校制定了 “985工程”二期学科建设项目(主要是队伍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建设)规划实施方案。为尽快落实这一方案,全面推进我校“985工程”二期学科建设,学校于4月1日下午召开了“985工程”二期学科建设工作会议。
会上,副校长王琪珑主持学习了《山东大学“985工程”二期建设管理办法》,公布了“985工程”二期科技创新平台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项目建设规划方案和各平台、基地建设项目2005年经费预算控制数,部署了平台与基地项目的《计划任务书》、《年度计划书》填报工作和2005年经费预算编报细化工作。王琪珑着重对“规划方案”的制定依据、队伍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建设经费的使用管理办法作了进一步说明。他说,“规划方案”的制定坚持了“突出重点、以人为本” 的原则,以有利于造就引进杰出学者、有利于创建国家级科研平台或基地、有利于创建国家重点学科为根本出发点。平台与基地的建设目标和建设经费控制数是按“目标因素法”确定的,首先根据平台与基地的现有基础确定其建设目标,再按照建设目标的高低和实现难易程度确定其经费投入控制数;队伍建设经费重点用于支持造就引进杰出学者。学校将在队伍建设中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坚持“先造就引进,后奖励支持”的原则,以造就出和引进来杰出学者为投入队伍建设经费的条件,新产生一名杰出学者即立项支持一名;我校“985工程”二期建设经费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和“绩效预算、滚动投入”的管理办法。“规划方案”确定的各项目投入经费只是一个控制数,项目的实际投入经费要与项目检查结果挂钩,学校将根据上一年度项目绩效考核结果调整当年度项目经费预算。建设成效显著、超额完成计划任务的,可以增加投入,建设任务完成不好、成效不明显的,要减少投入。对于建设进展缓慢的项目,学校将调减其用款额度指标,转用于支持进展迅速、成效显著、急需经费的项目。他强调,《计划任务书》和《年度计划书》是项目建设实施和检查验收的主要依据,2005年经费预算编报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本年度国家对我校“985工程”的经费支持额度。各平台、基地与各有关单位一定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计划任务书》、《年度计划书》填报工作和2005年经费预算编报工作,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尽快制定项目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扎扎实实地推进我校“985工程”二期建设。
校长展涛作了动员讲话。他对我校“985工程”二期科技创新平台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项目建设规划方案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这一方案考虑到了决定整个山东大学学术水平和竞争力的要素,是一个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很强的规划实施方案。这一方案经过了反复论证和不断改进,是山东大学高水平专家和有关工作人员集体智慧的结晶。按照这个方案做下去,三年后山大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一定会有一个明显的提升。展校长说,学校要提升实力和水平,必须建成若干个高水平的平台和基地,就是必须要在若干个点上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必须在全国高校中处在最前列。为此,我们一定要有一个始终不变,非常清晰的目标,要打造几个在国际上有影响力,在全国有竞争力的平台和基地。我们不能把自己仅仅封闭在自己的平台中,一定要有一种开放式的思维,把校外、国内、国际上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每一个平台、基地都应当和国际上顶尖的实验室和科研机构建立一种长期稳定的实质性的合作关系,这是我们发展科研实力的一个必经之路,也是我们利用有限的资源比别人做得更好的一个思路。
“985工程”二期学科建设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校“985工程”二期学科建设工作已全面展开。会后,各平台基地与各有关单位纷纷组织不同形式的学习活动,学习《山东大学“985工程”二期建设管理办法》和平台基地项目“建设规划方案”,进一步了解《办法》规定的项目运行机制和管理要求,明确项目建设规划方案提出的项目建设目标。现各平台基地正按学校要求,制定项目具体实施方案,填写《项目计划任务书》和《项目年度计划书》。相信经过全校上下共同努力,我校“985工程”二期学科建设将取得更加辉煌的建设成就,圆满完成各项工程建设任务,为我校国内外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创建工作进一步奠定坚实基础。]
【供稿单位:“985工程”办公室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