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由中国数字人研究联络组和中国解剖学会断层影像解剖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我校医学院承办的“全国人体断面数据获取与图像处理研讨会”暨“第三次中国数字人研究联络组会议”4月16日~18日在我校召开。
会议由中国解剖学会断层影像解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刘树伟教授主持,中国数字人研究联络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医科大学钟世镇教授致开幕词,我校副校长于修平和科技处副处长付茂笋出席会议并致贺词。有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同济大学、厦门大学和第三军医大学等全国著名大学的专家学者五十多人出席了会议,香山科学会议办公室李增惠教授出席并指导了这次中国数字人研究的高层次研讨会。
会议共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4月16日上午,主要是系统总结了中国数字人研究的最新进展,研讨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钟世镇院士作了“中国数字人研究进展”的报告,首都医科大学罗述谦教授介绍了“X线相位衬度CT及其在生物组织微小结构三维成像与三维可视化中的应用”,北京同仁医院院长韩德民教授报告了“侧颅底区的三维可视化”,上海中医药大学余安胜教授详细报告了“数字人体在针灸穴位研究中的应用”。第二阶段,4月16日下午,主要研讨人体断面数据获取及薄层断层标本的保存技术,其中首都医科大学秦笃烈教授作的“论可视人数据获取方法学的创立”、第三军医大学张绍祥教授作的“数字化人体大脑结构分割与重建初探”、山东大学刘树伟教授作的“保留标本的人体薄层断面数据获取技术”和大连医科大学隋鸿锦作的“断层解剖标本两种生物塑化保存技术的比较”的报告代表了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第三阶段,4月17日上午,主要研讨医学图像处理技术,其中清华大学郑秀瑗教授作的“CT及磁共振成像与计算机图像处理在人体科学中的应用”及浙江大学孙守迁教授作的“人体几何形态的参数化建模技术研究”的报告给与会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第四阶段,4月17日下午,会议代表现场参观了山东大学医学院新建成的虚拟医学实验室,对在低温条件下以数控锯床和数控铣床获取人体薄层断面标本和数据,代表们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很高的评价,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
整个会议期间代表们发言踊跃,讨论热烈,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达成了多项共识。代表们一致认为,有关各方应该进一步密切合作,加强沟通和交流,数据和信息共享,进一步推动中国数字人事业蓬勃发展。会议决定2006年11月份在第三军医大学召开下届会议。]
【供稿单位:医学院 作者:赵振美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