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山大要闻

陈熙琛教授为我校师生作学术报告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05年04月28日

[本站讯]4月26日,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山东大学兼职关键岗位陈熙琛教授在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液态结构及其遗传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作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
    报告就金属的熔化过程及液固转变作了精辟的阐述。陈熙琛教授用一个工业中常见的现象引出了旧的金属熔化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预熔化cluster 簇、空穴计算、键能计算、 ГФ等新的概念,以这些概念为基础提出了全新的熔化机制。为金属液态以及液固相关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报告中陈教授一再强调做科学研究要解放思想、敢想敢干、拓展思路、巧妙设计。陈熙琛教授热情地解答了老师和同学在工作和研究中的许多问题,并以其渊博的知识、朴实又不失风趣的语言引得了在座老师、同学的阵阵掌声,气氛十分热烈。
     陈熙琛,1932年生,金属物理学家。辽宁营口人。1954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系。1959年获苏联乌克兰共和国科学院副博士学位。历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1957年提出利用CmHn。热解反应在铁碳合金中获得球状石墨的原理,以及利用CH4,热解制备球墨铸铁的新工艺方法,获苏联国家发明权。对铁碳合金一次结晶过程中球状石墨形成的机制建立了完整的理论,被认为是对铸铁结晶理论的重要发展。在国内首先开展了利用电磁场模拟重力场的研究,在利用磁场消除镁合金中杂质和利用旋转磁场细化合金晶粒方面做了创造性贡献。]

【供稿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