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8月3日—4日,研究生院在泰安召开05年暑期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全校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分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院长(主任)、秘书及研究生院工作人员共80余人放弃暑假休息时间,齐聚一堂,共谋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发展大计。 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王琪珑、校长助理兼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娄红祥、副院长姜玮、桑晓旻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姜玮主持。
会上,娄红祥作了题为“打造有竞争力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大会主报告,研招办、培养办、学位办、在职教育中心主任信春雨、薛佩军、王随莲、王晓黎分别作了专题工作报告,对各项重点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娄红祥在报告中结合学校今年研究生教育工作的任务、目前的工作完成情况,用一组组详细的数据对我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和分析,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研究生教育工作推进创新、加快发展的一系列工作思路和措施,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布署和安排。
王琪珑作了大会总结讲话。他对我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作了实事求是的评价,并提出了三点意见:
第一,应认真总结合校五年来学校和各培养单位的研究生教育工作,谋划下一步的发展,这对进一步做好我校的研究生教育工作大有裨益。他认为,就整体而言,五年来我校研究生教育抓住机遇,研究生规模得到了扩大,授权点大幅增加,基本上建立起了与我校总体实力相匹配的研究生教育。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提高质量,质量是永恒的主题。他强调,在建设研究型大学过程中,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重要的任务。
第二,今后应该怎么办。他指出,要继续努力,扎实工作,进一步落实各项工作任务,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他通过分析认为,我校应进一步调整研究生招生比例结构。目前我们的博士生招生比例是4∶1,与国外相比基本持平,但与国内名校相比明显偏低。我校目前形成的研究生招生比例结构是历史形成的,并不一定符合我们现在对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要求,考虑到学校的学术发展,建议老的传统基础学科要做到少而精,减少而不是增加招生计划,把更多的招生指标给一些新兴的、国家急需的应用性学科。要进一步提高博士生对学科科研的贡献率,提高我校的学术水平和贡献。
第三,关注学风问题,希望各单位狠抓研究生的学风工作。他说,学风问题至关重要,如果山大培养的研究生接受了不良学风的影响,粗枝大叶,弄虚作假,甚至剽窃成果,那么我们研究生教育就是失败的,对学生也是不负责任的。他强调,导师队伍是研究生教育工作的主体,如果导师的学风不正,就会影响到学生。对此,必须严格要求,规范管理,防微杜渐,来不得一点浮躁和马虎。他指出,在学风问题上,学校下了非常大的决心,对违反学术纪律的学生和导师严肃处理,对学风有问题的导师予以停招或取消资格,以保证让研究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健康成长。
最后,王琪珑副校长意味深长地说,登泰山而小天下,今年在五岳之首的泰山脚下召开这次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寓意深刻。他希望通过全校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进一步提升我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水平,并引用杜甫的《望岳》一诗来勉励我校的研究生教育工作者,祝福我校的研究生教育事业。
研讨会围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打造有竞争力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挥研究生教育在创建研究型高水平大学中的作用,对以下问题予以重点讨论:①讨论修改《山东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教书育人工作规范》;②应用型研究生的双导师培养;③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研究生规模与培养目标;④导师负责制与资助制的实施;⑤对改进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分管院长(主任),结合各自实际,从学校人才培养的大局出发,对如何提高生源质量、强化导师责任、优化学风、实行预答辩淘汰制度、论文匿名评审、加强教学改革等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富有见地的意见和建议,在一些重要问题上统一了思想。
会议期间,研究生院还针对新投入运行的“研究生教务信息管理系统”,专门对各单位研究生工作秘书进行了强化业务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