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9月3日下午,由共青团山东大学委员会与山东大学学生会主办的山东大学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学生座谈会在东校区新校举行。
山东大学档案馆馆长刘培平教授、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张锡恩教授来到现场,与来自各学院的同学们一起回顾伟大的抗日战争历史,回顾抗战时期山东大学的坎坷变迁,追忆山东大学师生对抗战的贡献,激励广大学子弘扬抗战精神,重塑民族精神,为建设和谐社会、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座谈会由团委书记曲明军主持。
刘培平教授用详尽的史实,叙说了山东大学在抗战中的峥嵘岁月,揭示了日本侵华对山东大学发展的重大影响:30年代曾创造辉煌历史的山东大学,却因日本侵略在1938年停办,这是当时国立大学中唯一曾经停办过的大学。随着九一八事变爆发,民族危难深重,山东大学和全国其他高校一起走在了抗日救亡、保家卫国的前列。其间,校址几经迁徙,大量的仪器和设备、珍藏多年的图书在国难中遗失,许多优秀的教授和学生由于各种原因离开了学校,给山大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刘培平教授最后鼓励广大同学不忘历史,牢记使命。
历史是不能重复的,但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从现实的中日关系出发,张锡恩教授分析了日本侵华的历史原因,提出了纪念抗战胜利的重要意义:弘扬抗战精神,重塑民族精神,实现民族复兴。张教授认为,不忘历史,擦亮眼睛,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培育新时期的能担承社会责任的、民族和社会的中坚力量,才能真正开创民族的未来。
两位教授的精彩发言后,自由讨论阶段,师生们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和探讨。同学们就当代青年学生关注的历史和现实问题,中日关系与国际形势,以史为鉴与面向未来等和两位教授热烈讨论。座谈会现场气氛热烈,与会同学纷纷表达了自己牢记历史、成才报国的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