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继2005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中国语言文学分论坛首场报告会于9月10日下午在文史楼美学报告厅揭开序幕以后,现当代文学类第二场报告会于11日上午再次与广大朋友见面。
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现当代文学研究专家孔范今教授,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现当代文学研究专家吴义勤教授,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王洲明教授,台湾义守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教授、著名艺术美学研究专家蔡瑞霖教授,他们作为此次博士生论文点评的嘉宾出席报告会。近百名来自“两岸三地”的博士生和山大学生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会议根据时间和点评的需要分为上下两半场,分别由来自山东大学的郭洪雷和来自武汉大学的刘学主持。
来自全国七所高校的博士生在报告会上宣读了自己的作品,同时,各位点评专家从学理和个人理解的角度对这些作品作了入骨到位的点评,成为除博士生作品宣讲以外本次报告会的又一大看点。
十位博士发言的主题分别是:复旦大学由兴波的《论黄庭坚诗歌观与书法观中“免俗”思想》、山东大学吴从祥的《佛教女性观与梁代宫体诗》、武汉大学刘学的《宋代父子词人初探--词学庭训与文本传播》、东北师范大学张丽军的《神性的大地之美——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沈从文 “乡土抒情诗”》、北京大学林分份的《鲁迅小说的诗学意义——以〈呐喊〉、〈彷徨〉为中心》、山东大学范秀娟的《民歌社会的现代情结和现代社会的民歌情结》、武汉大学李松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的文化史学视角》、苏州大学刘智跃的《方方新风景》、山东大学郭洪雷的《“民间”概念的意识形态内涵及其价值立场》和厦门大学徐蔚的《20世纪上叶东西方文化撞击中的男旦艺术》。博士生们的论文内容严谨、资料翔实、角度新颖,表达清晰、分析缜密,无不体现了准备工作的扎实、全面以及个人专业素养的深厚。
王洲明教授在十位博士分别宣讲了自己的论文,各位教授也对论文作了细致入微的点评后作了总结发言:“各位博士的论文总体上来说水平还是相当高的,当然其中有写的稍好一些的。从文章当中,我们也看到了各自的导师和各自学校研究重点的影子。大家反映出来了一些好的倾向,能够针对自己所研究的专业做认真思考,力求解决一些问题。我们的研究对象是非常复杂的,一篇文章不可能涉及所有方面。但我们也看到,作为博士生,大家的规范化程度还不足,必须要高标准要求自己,做好研究。”]
【供稿单位:博士生论坛 作者:毛振华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