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山大要闻

小树林文化论坛:我心中的优秀教师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05年09月27日

[本站讯]秋风送爽,9月23日下午,由山东大学团委主办,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承办的“我心中的优秀教师——第四十一期小树林文化论坛”在老校举行。师生们相聚在一起,围绕优秀教师的标准、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等相关话题展开讨论。大家畅所欲言,为我校师风师德建设、本科评估工作献言献策。校长展涛也来到论坛现场,参与了交流,论坛现场气氛热烈。
    讨论中,同学们对心目中优秀教师的标准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基本达成共识——德才兼备,即人格魅力和学术水平是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法学院03级宋越同学认为,教师对于学术应该有一种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胸怀,允许学生自由选择和接受,而不是一味地灌输、强迫学生接受。物理学院的庞哲同学说:“除了我们对自身的挖掘外,教师引导和激发学生的能力是最重要的。这种能力来源于老师的学术水平,同时潜移默化的人格魅力,孜孜不倦的学术追求同样重要。”一名05级新生认为,教师的最大魅力应该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带给学生充实和快乐,让学生崇拜的老师一定是优秀的。优秀的教师对学生和对社会应有强烈的责任感。
    校长展涛也参与了师生们的讨论,他指出:在许多老一辈科学家的眼里,现在的大学生没有创造力。为什么没有创造力,是进大学以前就没有创造力还是进入大学后被扼杀了,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的问题。在校长的角度,应该从制度的的构架上和环境上反思;在老师的角度,应该反思教学方式,学术水平,人格方面有哪些不足;在学生的角度,也应该反思自己是不是只在被动地接受知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反思。老师是一种很神圣的职业,在今天这个时代,作为大学老师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要面临着更多的挑战,过去老师也需要很渊博的知识,但知识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变化得这么快,老师要不断地更新自己,老师需要有紧迫感,不断地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目前,学生对老师的意见有三方面:第一,认为老师讲课的互动性不够,和学生的交流不够;第二是研究性,老师往往是告诉你答案是什么,或者是你应该怎么做,忽视提出问题,让学生课下讨论研究;第三是缺乏实践性。老师的人格魅力、才华学识以及如何与学生交流以激发他们创造性,这三方面我们也都面临着新的问题。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责任。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生导师颜炳罡教授认为,作为一个老师,首先应该有海纳百川的气度,对于不同的成长环境和个性同学都应正确对待。师生之间首先是朋友,然后才是师生。老师和学生的平等不仅是人格方面的,在知识上、问题上也应该有一种交流。师生关系应该遵从“四原则”: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平等交流。学生看老师的时候不要太遥远,太神圣,太理想,不要概念化,老师也是现实中的人,也有自身的缺点。在现代大学校园里,老师对学生应当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而不是用严辞来说服学生。以平等的眼光相互对视,以平等的心灵相互沟通,共同营造山大校园氛围,共同建筑我们的心灵世界,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后面的讨论中,每一位学生嘉宾都用简短的话总结了心目中优秀教师的标准,引起很多同学的共鸣。很多在场的同学也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师生之间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沟通。  |  |  | 
  ]

【供稿单位:团委学通社     作者:文/刘洋 侯婧谦 图/汪海波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