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9月15日上午,在“儒学全球论坛(2005)暨山东大学儒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召开前夕,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校党委书记朱正昌来到山东大学儒学研究中心进行工作调研,看望了著名思想史学家、山东大学儒学研究中心主任庞朴先生,并就儒学研究和儒学研究中心的发展与庞朴先生等进行了亲切交谈。随同参加调研的还有副校长王琪珑等。
朱正昌书记长期负责党的理论宣传工作,目前还担任中国孔子基金会常务理事长,一直对学术理论的研究非常重视。他对儒学研究给予了格外关注,指出儒家学说在强化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他强调指出,当前要做好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结合的大文章。他认为,社会主义所追求的无剥削无压迫的理想社会与儒家所向往的“大同”、“中和”等理念有不少契合之处;以往我们所做的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现在我们所应做的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与儒学相结合,为构建“和谐社会”、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提供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会谈中,庞朴先生对山东大学儒学研究中心的发展策略与远景设计作了详细介绍,指出中心将设立儒学原理、儒学历史和儒学文献三个研究室,采取项目招标和人员合作的开放式发展策略,在充分利用山东大学雄厚的文史哲研究资源之外,还应调动国内外儒学研究的人力物力资源,争取在数年之内使儒学研究中心成为令海内外学人瞩目的学术研究基地。
朱正昌书记认为,山东大学儒学研究中心的成立适逢其时,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他特别赞赏儒学研究中心所采取的开放式发展策略,并指出开放本身就是一种进步的表现,封闭只会止步不前。山东大学儒学研究中心应联合国内外学界同仁,相互切磋,由此促进自身的发展。
朱正昌书记还就儒学的普及工作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儒学应该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向社会要资源要空间。他认为,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都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从中寻找自己发展的动力,包括儒学研究在内的基础学科,都应考虑如何将理论研究的成果转化为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问题。学校的大力支持与资金投入是一个方面,而学科自身的建设也应注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唯有加快理论研究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步伐,才能为儒学研究等学科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开拓新的天地。
朱正昌书记对山东大学儒学研究中心的发展寄予殷切期望。他指出,山东大学是全国重点大学,位于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具有深厚的学术底蕴和强大的科研力量,而且还以文史见长作为自己的特色,因此,没有理由不举起儒学研究的旗帜。相信在庞朴先生的带领下,儒学研究中心一定能办成一流的科研机构,乃至真正成为齐鲁儒学、全国儒学和世界儒学的研究中心,从而为山东大学文史研究再创辉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朱正昌书记还仔细询问了儒学全球论坛(2005)暨山东大学儒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的筹备情况。会谈时,文史哲研究院院长、儒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学典,文史哲研究院副院长冯建国等在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