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校史一页 > 正文

陆侃如与冯沅君

发布日期:2011年10月27日 10:07 点击次数:

\

引言
    陆侃如,曾名雪成,字衎庐,江苏海门人。他学识渊博,对《诗经》、《乐府》、《楚辞》、古典文学史、古代文论乃至元明戏曲,均有精深的研究。是著名文学史家、楚辞专家、古典诗论家,文学一级教授。
    冯沅君,原名淑兰,河南唐河人。她自幼“绝顶聪明”(冯友兰语),是驰名五四新文学文坛的著名小说家;后从事古典文学研究,古剧研究造诣极高。是著名文学史家、戏曲史家、作家,文学一级教授。
    陆侃如和冯沅君的结合,是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一道亮丽风景,被称作充满“爱、自由与美”的奇特罗曼史,既是感情的结合,又是学术的结合;他们的结合,揭开了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上崭新的一页。

海门俊彦“大器早成”

    陆侃如,1903年11月26日出生于江苏海门三阳镇一个开明士绅家庭。父亲陆措宜,读过师范,创办恒基小学,自任校长,大力推行新学;同时精通中医医术,热心为贫病者义诊。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成立,他被推选为海(门)启(东)首届国民参政会议长,人称海门李鼎铭。抗战胜利后不久病故,新四军为其在崇明召开追悼会,陈毅题写墓碑。
    在恒基小学读书期间,陆侃如深受父亲爱国思想的熏陶,确立了以“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指导自己人生道路的坚定信念,为日后立身处世、严谨治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少小聪颖,1916年,考入省立江苏南通七中(今南通中学)读书。 1920年毕业,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2年又入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
    1922年,当这位海门才俊年仅20岁、还是大学一年级学生时,即完成了第一部学术专著《屈原》的写作,5万字,附有《屈原年表》、《屈赋校勘记》、《屈赋古音表》。此书由1913年创建的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引起学术界强烈反响。他研究的是古人、古事、古书,但其学术著作,却使人从中感受到一股清新的时代气息。胡适对此书赞誉有加。著名文学史家杨荫深说:这是“用新的观点来研究屈原生涯及其作品的一部好书”。《屈原》至今仍为国内《楚词》研究的经典学术著作之一。这一年,陆侃如还写成了《宋玉评传》,发表在《小说月报》号外《中国文学研究》上。
    1924年,陆侃如完成了在北京大学国学门的学业,考入由著名西洋文学教授、“学衡”杂志创办人吴宓任院长的清华国学研究院,专攻古典文学。大学者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轮流给他们上课:梁讲学术文化史,王讲“古史新证”,陈讲比较语言学,赵讲描写语言学。陆侃如沐浴其中。 1925年,他加入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叶圣陶、王统照等发起成立的文学研究会,成为首批会员,入会编号148。该会着力翻译介绍俄罗斯文学作品,对陆侃如进步思想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清华研究院读书期间,他在《努力周报》、《晨报副刊》、《学灯》、《国学月报汇刊》等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了《宋玉赋考》、《屈原生卒考》、《〈诗经〉参考书提要》以及《乐府》研究等多篇论文。
    陆侃如1926年24岁从清华研究院毕业时的重头著作,是在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的第二部学术专著《宋玉》。此书对宋玉作品作了深入细致的考辨和评价,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1932年,杨荫深在其著作《先秦文学大纲》一书所列42种参考书中,近人著作5种,陆侃如占了四种:《屈原》、《宋玉》、《左传真伪考》和《中国诗史》(卷上)。他指出《屈原》、《宋玉》是用“新的方法”、“新的见解”研究屈原与宋玉的。此后出版的赵景深的《中国文学小史》(1928)、刘麟生的《中国文学史》(1932)、胡云翼的《新著中国文学史》(1932),谈及屈原、宋玉,都引用两书的研究成果和考证加以阐述。
    《屈原》、《宋玉》的出版,是陆侃如日后作为文学史家、古典诗论家,在学术研究上的一次成功、精彩的亮相。1927年,他还作为梁启超的助手,协助整理了《桃花扇》;又撰写成了第三部学术专著《乐府古辞考》,由商务印书馆出版。魏晋南北朝文学史专家王运熙在《乐府诗论丛》中称道《乐府古辞考》为“近人专治乐府著作之前驱者”。

中州才女 驰名文坛

    冯沅君,原名恭兰,后改名淑兰,又改名淦,字德馥,1900年9月4日出身于河南唐河一书香门第。父祖辈均能诗,有作品传世:祖父冯玉文《梅村诗稿》、伯父冯云异《知非斋诗集》、父亲冯台异(光绪戊戌进士)《复斋诗集》和姑妈冯士钧《梅花窗诗草》。冯沅君受家庭熏陶,幼年阅读古典诗词,七、八岁时即能背诵不少名篇。在北京读书的哥哥冯友兰放假回家,按照老师黄侃的作法,选些诗文给冯沅君讲授,只一个暑假她就学会了,而且居然写出了六朝小赋那样的小品文。
    冯沅君幼时入读县立端本女子小学堂,辛亥革命后辍学在家。大哥冯友兰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二哥冯景兰1916年入读北大预科。北洋政府将慈禧太后创办的女子师范学校改为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于1917年开始招生。冯沅君得到消息,拉上哥哥说服母亲,走出唐河,去北京应试,榜上有名,成为中国第一批文科女大学生,五年后又考人北京大学。一家三兄妹就读北大,是十分罕见的。
    女高师作为中国第一所女子高等学府,聚集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李大钊讲授社会学、伦理学,胡适讲授《中国哲学史》,且把《新青年》杂志介绍给学生。鲁迅、陈独秀、周作人、吴贻芳、胡小石、陈衡哲、陈钟凡也常到校作讲演。受名师教诲和诱导,冯沅君在女高师刊物上发表了不少诗词;她的《楚辞用韵之格式与三百篇》、《读〈汉书艺文志〉随笔》等论文发表在学校《文艺会刊》上。
    1922年,冯沅君从女高师毕业,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来到“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材”的中国最高学府,成为中国第一位女研究生。她在就读研究生的1923—1924年间,在上海创造社的《创造季刊》、《创造周报》上,以“淦女士”的笔名,发表了一组反对封建家长、旧礼教对妇女的迫害,歌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小说:《隔绝》、《隔绝之后》、《旅行》、《慈母》。这组小说反映当代青年的“公意”,喊出了他们的“呼声”,以鲜明的反封建立场和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向往,在青年中引起了强烈共鸣。
    在从事文艺创作的同时,冯沅君还写了一些阐述文艺见解的精辟论文:《为病呻吟》(《语丝》六期)、《对于文学应有的见解》、《不著名的文人作品》(《语丝》十期)、《闲暇与文艺》(《语丝》二十三期)等。
    1926年,冯沅君将四个短篇小说结集出版,取名《卷葹》。“卷葹”是“‘拔心不死’的草名”(鲁迅语),象征女主人公刻骨铭心的爱情;该书扉页上还印着晚唐诗人温庭筠《达摩支曲》里的两句诗:“捣麝成尘香不灭,拗莲作寸丝难绝”,表白女主人公(亦即作者)追求婚姻自主的始终不渝。
    1927年,小说集收入鲁迅编辑的《乌合丛书》之六,由北新书局出版,鲁迅十分看重的画家司徒乔作封面,画着一个裸体女子被捆绑着在大海波涛中飘浮。 1933年,鲁迅又把其中的《旅行》和《慈母》编入《〈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实在是五四运动之后,将毅然和传统战斗,而又怕敢毅然和传统战斗,遂不得不复活其‘缠绵悱恻之情’的青年们的真实写照;和‘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品中的主角,或夸耀其颓唐,或炫鬻其才绪,是截然两样的。 ”
    冯沅君成了继苏雪林、冰心、庐隐之后,又一位引人注目的女作家,被誉为“新女性作家的先锋”。受《语丝》社会批判的影响,她此后的小说创作,视角从单一恋爱自由,扫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她从事小说创作的时间不长,作品数量也有限,仅十余万字;但她在现代文学史上,却没有被遗忘;大陆、香港出版的现代文学史,都有对她作品的介绍和肯定的评价。台湾文学史家陈敬之在《现代文学早期的女作家》一书中辟专章论述她的小说创作,认为较之“五四”时代任何一位女作家,冯沅君都毫不逊色。
    但她终其一生是作为文学史家活跃在学术界的,小说创作只是她兴之所至的客串;在和陆侃如结合之后,冯沅君的兴趣和精力便逐渐转移到了古典文学研究方面。鲁迅借用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的诗句,风趣地说冯沅君的美满爱情生活使她不再歌唱,“三年后的《春痕》,就只剩了散文的断片了,更后便是关于文学史的研究”;日后冯沅君自己也说,放弃文学创作是“辜负了鲁迅先生的期望”。

知识伉俪 人所歆羡

    冯沅君与陆侃如,1922年同一年进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陆侃如每晚去图书馆自修,常常有一位女生赶在他之前,借走了他想要借的书籍、资料,于是开始十分好奇地注意起这位奇特的女生来了。
    他打开记忆的闸门,发现眼前这位勤奋、刻苦的女同学,正是几年前名满京华的北京女高师冯沅君。“五四”运动时,“性格倔强”(冯友兰语)的她,受北京十五所女校爱国学生的委托,起草致徐世昌总统书,用石头砸开顽固守旧的校长下令上锁的校门,带领女同学上街游行。她还把《孔雀东南飞》改编成话剧,李大钊执导,她亲自饰演焦母,同届同学程俊英饰刘兰芝,孙斐君饰焦仲卿,陈定秀饰小姑,陶玄饰刘兄。在学校公演三天,座无虚席;北大、清华师生乘专车前往观剧,鲁迅、川岛亦到场看戏。
    很快地,冯沅君获得了陆侃如的歆羡和爱慕。相近的专业、共同的爱好,使他们开始频繁接触。大学一年级就写出《屈原》一书、“走路”“潇洒”、“有点翩翩然”的“典型”的“江南公子”(赵景深语)陆侃如,也赢得了冯沅君的芳心。香山散步、北海泛舟,相约登长城,共游颐和园,这段爱情生活的浪漫历程,烙印在了冯沅君那篇由五十封书信组成的中篇小说《春痕》和陆侃如的《小梅尺牍》中。赵景深意味深长地说:“《春痕》和陆侃如的《小梅尺牍》是陆冯情愫交流的两地书,要合起来看才有味道。 ”
    1924年,冯沅君从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毕业。1925年夏,经北京女高师中文系主任陈钟凡介绍,去南京金陵女子大学执教。她思念在清华苦读的陆侃如,寄去玉雕兔子一座;陆侃如心里有说不出的甜蜜,发去电报一道:“兔儿永在你笼中。”语言晦涩,引起金陵警方警觉,怀疑是联系“学潮”的暗语。询问冯沅君,她一看电文,羞红了脸,说:“这是私人秘密,不宜干预吧?”警方又派员北上稽询陆先生,先生十分生气:“沅君是我女朋友,十二生肖我本属兔,我们说句开心话,难道违法不成?”笨警察尴尬异常,狼狈溜走。
    1928年3月,陆侃如把冯沅君以“沅君”署名、发表在《语丝》、《莽原》上的小说,整理、结集成《劫灰》、《春痕》两个短篇集,交北新书局出版,并题写了书名,撰了《编后记》。在《卷葹》再版《后记》中,陆侃如如是写道:“以上的话,本该作者自己向读者说明的,只因作者秉性疏懒,故托我代说。”字里行间表露了陆冯两人性格上的和谐,学术上的互相信赖。
    此时,胡适正担任着中国公学校长。该校1905年由马君武创办,蔡元培任董事长。胡适决定在大学部创设国文系,考虑聘请系主任和教授时,首先想到的便是刚从清华研究院毕业的陆侃如和1926年5月去了北京中法大学任教、并在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从事古典文学研究工作的“淦女士”冯沅君,于是邀请他们去中国公学大学部执教。
    1928年5月,陆侃如任中国公学大学部文学系主任,并在复旦大学、暨南大学兼职。 1929年6月,《中国文学季刊》(创刊号)出版发行,陆侃如任总编辑,发表《山海经考证》,胡适题写了刊名。他和冯沅君在讲课中常以鲁迅等左联作家翻译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深受进步青年学生的欢迎。上海国民党特务头子潘公展,唆使学生写匿名信进行恐吓,他们也在所不顾。
    这年暑假,两人去北京订婚。这时的陆侃如还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文学硕士,大名鼎鼎的哲学博士冯友兰当然不同意。冯沅君驰书恳求母亲,母亲更是坚决反对。十分器重陆侃如的胡适,约请蔡元培陪同,去冯博士府拜访,说:“沅君的事,你就不要过问了吧。”这位在美国三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哲学家,碍于老朋友的情面,只得点头应允。
    1929年1月24日,陆侃如、冯沅君在上海永结秦晋之好,成为当时学界青年歆羡的知识伉俪。他们的结合,被称作是一部充满“爱、自由和美”的奇特罗曼史。婚宴高朋满座、群贤毕至,胡适、张元济、赵景深、洪深等海上文化名流出席。冯友兰主持婚礼,场面轰动上海滩。从此,两人相携相伴、相濡以沫,在教育救国和古典文学研究的道路上共赴人生,“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韩愈《进学解》),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他们各自生命的最后一刻。


【供稿单位:校报    作者:黃元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亭亭 丹悦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最新发布

新闻排行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您是本站的第:64104994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