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校史一页 > 正文

革命英烈刘谦初

发布日期:2012年09月11日 10:49 点击次数:

  刘谦初(1897-1931),原名刘德元,字乾初,后改为谦初,化名黄伯襄,山东平度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马列主义的忠实信徒。
  1897年12月2日,刘谦初出生,父亲给他取得乳名为“光”,希望他长大成人后有所作为。在刘谦初四五岁的时候,父亲为其讲《水浒传》、《三国演义》的精彩片段。在父亲的故事中他渐渐长大,初步养成了嫉恶如仇、反对奴役、敢报不平、同情百姓的性格。
  1904年,刘谦初8岁时,进入村里的私塾读书。私塾先生许庆霖给他起了学名“刘德元”,字“乾初”。课余时间,刘谦初自学了《孙子兵法》、《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等书籍。
  1913年,刘谦初参加了知务中学的入学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知务中学是一所由美国基督教浸信会创办的教会学校,主要开设《圣经》、《数学》、《英语》、《国文》、《历史》、《地理》等课程。面对学校繁杂的课程,刘谦初明智地采取了中外兼蓄、批判接受的态度。
  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刘谦初在知务中学的学生会上发表演讲,斥责袁世凯窃国殃民,并模仿《满江红》的格调,填写了一首讨袁词,强烈谴责袁世凯。2月,刘谦初偕同刘维汉等13名同学,奔赴青岛,参加了讨袁大军,被编在第三支队的炮兵团,刘谦初任团部司书,后任队部书记。5月初,刘谦初随军参加了攻克潍县的战斗。5月9日,直接参加了攻打高密城的攻城战斗。6月,讨袁斗争取得胜利。刘谦初等同学却被学校以违章乱纪为由驱逐出校门。1917年春节后,刘谦初等同学被平度师范讲习所录取。1916年底,知务中学换了一位开化的外国校长,刘谦初等同学因祸得福,在1917年底,同时获得了两所学校的毕业证书。
  1918年春节过后,刘谦初乘火车到了济南,报考齐鲁大学。秋天,刘谦初以优异的成绩被齐鲁大学录取,进入文预科学习。刘谦初对所学功课均悉心揣摩,成绩优异。他的作文经常被当作范文在课堂上讲读。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24日,济南大中学校的学生游行示威,刘谦初积极参加,带头高呼“誓死收回青岛”、“取消二十一条”、“惩办卖国贼等口号”,还参加街头演讲,散发传单,唤起了广大群众的反帝爱国热情。6月初,齐鲁大学暂时关闭。秋,齐鲁大学开始复课。
  1920年,刘谦初大学毕业。1921年春,经人介绍,刘谦初任教于山东黄县崇实中学。刘谦初任普通中学班的文科老师,主讲《国文》和《历史》。教学之余,刘谦初阅读鲁迅和胡适提倡白话文的论文。这年,刘谦初参加了基督教上海圣教书报公会的征文比赛,题为《我的二十世纪宗教观》,获得第一名,并依据比赛规则,获得了燕京大学的入学资格。
  1922年9月15日,刘谦初开始了他三年的燕大生活。刘谦初插班在文理科,从二年级开始,主修历史,兼修地理。1923年4月21日,他的第一篇学术论文——《中国国民性的观察》在《燕大周刊》第九期发表。6月,经方伯务、范鸿劼(二人均是共产党员)介绍,刘谦初秘密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在方伯务的直接指导下秘密从事革命活动。刘谦初在6月也担任了《燕大周刊》的编辑部副部长。为了使学生了解社会和知晓国家大事,刘谦初编译了《武力不能统一今日的中国》、《泰谷尔纪实》、《专门以上学校学生理合干涉政治》等文章。刘谦初主编《燕大周刊》期间,这一刊物成了一方窗口,变得生机勃勃。
  1925年夏天,刘谦初大学毕业,被派到闭塞落后的润州中学任教。刘谦初被安排教初三班的国文课。他冲破阻力,进行国文教育改革,传播新文化新思潮和马克思主义学说。
  1926年刘谦初接受了岭南大学附中的聘书,继续任教。在此执教期间,刘谦初创办《倾盖周刊》杂志,并使岭南大学的文科教学水平达到顶峰。12月,刘谦初离开岭南奔赴武汉,参加了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
  1927年1月25日,经王海萍(共产党员)介绍,刘谦初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正式党员。2月7日,第十一军政治部决定创办理论周刊《血路》,刘谦初任副主编。刘谦初作为政治理论宣传员,代表第十一军深入各地,巡回演讲。第十一军在武昌水路街为出师河南讨伐奉系军阀培养宣传工作人员,来自全国16个省区的45名优秀分子参加了培训。刘谦初任训练教官,主讲《社会进化史》和《中国近百年史》。在此期间,结识了张文秋并坠入爱河。3月7日,毛泽东主持的第六届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在武昌正式开课,在当时是一件盛事。刘谦初和张文秋听了毛泽东关于《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演讲,并专程去拜访了这位伟人。4月26日,刘谦初和张文秋在武汉李桂英(刘谦初的表姐,武汉地下党员)的家里举行了简单的婚礼。4月29日,新婚三天,刘谦初就告别了妻子,随军北伐。5月1日,刘谦初随部队到达河南确山地区。5月4日,部队到达汝南县,按照政治部的指示,刘谦初组织召开了农民代表会,成立了汝南农民协会筹备处和人民讨奉委员会。6月1日,第二次北伐结束。6月中旬,国民革命军班师回武汉。刘谦初根据党的指示赶赴上海,接受新的任务。到达上海后,党组织分配刘谦初去江苏省委工作。10月,在上海坚持斗争不到三个月的刘谦初,又被中央派去福建工作。刘谦初任漳州地区党的书记,负责领导漳州城区、漳州南乡、南靖县的程溪和靖城、龙溪县的石码和许茂、海澄县等地下党的工作。
  1928年,福建党组织由于叛徒投敌卖国再次面临灭顶之灾,刘谦初主持临时省委工作。8月底,刘谦初当选福建省委书记。
  1929年2月3日,中共中央调刘谦初回上海,留在中央工作。后任职于山东省委。其公开职务是齐鲁大学的教授,化名黄伯襄,在齐鲁大学教历史和语文。其家实际成了山东省委机关。4月下旬,由刘谦初、张文秋、刘小甫等人组成了中共山东省委。6月初,刘谦初领导了胶济铁路总同盟大罢工。7月28日,刘谦初结束了领导组织胶济铁路沿线总同盟大罢工工作,胜利返回济南。8月6日,刘谦初不幸被捕。就在同一时刻,济南城外先后有60多人被捕。刘谦初苦心经营和恢复重建的山东党组织再次遭到破坏。刘谦初等被判处死刑。后经相关部门的努力,改判有期。在狱中,刘谦初带领大家成立了狱中党支部,刘谦初任支部书记。在狱中,刘谦初还结识了共产党员、山东省委前领导人邓恩铭。支部成立后,刘谦初和邓恩铭立刻成为狱中同志和难友的核心。刘谦初为战友们争取到写信的权利,这样就可以用眀信的形式与党组织互通情况。张文秋在狱中,党组织关怀并看望她,出狱后,党中央妥善安置,使她在好的环境里安心地生下孩子。张文秋出狱时见到了丈夫刘谦初,并把孩子名字定为“思齐”。
  1930年3月2日,女儿思齐顺利出生。紧张的工作之余,张文秋要做的只有两件事情,一是带孩子,二是给刘谦初写信。刘谦初每收到信,总要回两封,一封给妻子,一封呈中央,汇报狱中情况。刘谦初的信,中央的负责同志看过,无一不被他的大无畏精神感动,觉得他是一位难得的对党忠诚的好同志。周恩来看信后,说刘谦初像猛虎关入囚牢,是党的损失,应当设法营救。营救刘谦初,中央做了大量的工作。刘谦初在燕京大学的要好同学于毅夫是张学良的助理秘书,通过他说服张学良,以张学良的名义与山东土皇帝、反动军阀韩复榘商量,请求释放刘谦初等在押政治犯,碍于张学良的面子,这个土皇帝有点让步。
  1931年2月,带着周恩来的嘱托和关怀,在山东省委书记张含辉的安排下,张文秋获得两次探监机会。第二次探监是在一个阴雨连绵的夜晚,想不到的是,这一别将成永诀!就在营救工作露出一线曙光时,情况却发生了急剧变化,土皇帝原来是冯玉祥的部下,此时投靠了蒋介石。为了证明“剿共”有力,向蒋介石邀功,他指示将所有在押政治犯一律枪决。1931年4月5日凌晨,天刚蒙蒙亮,在济南纬八路侯家大院操场上,罪恶的枪声响了,21位烈士的鲜血,洒在了齐鲁大地上,就在他们倒下的瞬间,一轮红日喷薄而出。他们的英灵,将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辉!那一天,江河呜咽,山川同悲。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烈士的英名将永载史册。在律师李华南的冒死帮助下,刘谦初的灵柩被父亲运回刘家庄,安葬在村前的土地上。4月12日,在周恩来的主持下,上海党中央机关为刘谦初等烈士召开了秘密追悼会。
  1960年3月,经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决定,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将刘谦初烈士的忠骨由刘家庄迁葬济南英雄山革命烈士陵园,与山东党组织的创始人王尽美、邓恩铭比邻。国家副主席王震、山东省顾问委员会主任梁步庭,为纪念碑题了“宁死不屈,浩气长存”和“垂范后来”12个大字。2002年,修葺一新的刘谦初故居落成。它坐落在田庄镇刘家庄东首街一条南北巷的东侧,街门向西,正房五间,坐北朝南,是一栋砖木结构的传统式平房。
  刘谦初牺牲后,张文秋悲痛深埋心中,继续从事地下斗争。1937年9月,党中央调张文秋到延安工作。不久,与红军老干部陈振亚结为秦晋之好。此时,刘谦初已牺牲八年。思齐饰演《弃儿》剧中的主角弃儿,得到毛泽东喜爱,被毛泽东认为干女儿,此后,小思齐就成了毛泽东家的常客。1938年,张文秋生下女儿“安安”,取名“少华”,后改名为“韶华”,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全国有数的14位女将军之一。后来,张文秋又在狱中生下第三个女儿少林。1946年6月19日,党中央将他们从狱中成功救出。那年,思齐16岁,岸英已经24岁。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毛岸英不能再欺骗自己了,他爱上了思齐。1949年10月15日,刘思齐和毛岸英在毛泽东的住地丰泽园举行了简单的婚礼。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10月18日,毛岸英随志愿军奔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1月25日,毛岸英壮烈牺牲。1983年7月23日,张文秋率女儿韶华、女婿毛岸青、外孙女李杰、外孙毛新宇到济南英雄山烈士陵园,为刘谦初扫墓。1994年4月,91岁高龄的张文秋在中共平度市委领导的陪同下,到烈士陵园瞻仰了烈士的遗像,缅怀了英雄的事迹。

【供稿单位:《山大第一》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胡楠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最新发布

新闻排行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您是本站的第:64104994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