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书在路上,路在书中

发布日期:2017-03-17 18:38:19 点击次数:

  何为文化?用专业术语说,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而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一种精神高度,一种传承而来的信仰。有人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余秋雨回答:“没有两者。路,就是书。”那么,在这山河中的我们,在行走,更在品读,这本文化之书。
  我们用五千年书写了一段文明,一段冲突与包容并存的文明。从大漠马背上的雄风,到中原的泱泱气象;从朴素的农耕文明,到粗犷的游牧文化,中华从不缺少文化多样性。在古代,包容的心态使中华文明成为世界最璀璨的文明之一;而在近代,故步自封却使中国陷入深渊。由此可见,文化心态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是决定是否真的能够拥有地位的重点。而现在,我们是否真正吸取的文明的精华,古为今用,开拓创新呢?
  看那两千多年前的都江堰,直到今日仍在灌溉良田。不说李冰当年花费了多少努力来建设这利于后世的事业,只说他这为民献身的精神,就值得流传千年。后人将李冰的石像镇于江中测量水位,是致敬,也是理解。活着,是为了什么,这是都江堰的江水轰鸣向人类的发问。自然,在俯视着苍生,也俯视着我们的灵魂。
  再看几百年前的宁古塔。流放,荒凉,噩梦。这些足以勾画一幅黑暗的画卷。更残酷的是,他们中大多数人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何被放逐到这里。清朝严苛的连坐制度和残忍的文字狱已不必再提,那是一种对文明的扼杀,对尊严的摧残。还好,他们还活着,那些文人风骨还在,自尊还在。在最残酷的环境里,留下来的是人性本身的善良正直。也正是在这里,他们找到了新的人生意义。但是,这样的经历并不是我们想要鼓励的。让我们动心的,应当是苦难中的高贵。为了文化和文明,可以不顾物质利益,不顾功利得失,义无反顾,代代相传。
  还有一代代维护西湖的斗士们,认识到了生态对文化的作用。从白居易、苏轼在杭州展现的水利学家的姿态,到国主钱镠“保境安民”的治理,无不体现一座城市真正该有的生态文化关怀。这是一个人文宣言,关于人类的生存,关于城市与自然。
  现在,可以问问自己了,这些从古代流传下来的精神,这些文化,这些态度,我们是否保留,是否继承?人性的闪光点,在于坚守,在于尊重。那些我们引以为豪的文明,不就是这样才能一代代积累,成为高度的?
  这便是文化之书,也是文明之路。我们可以上路了,去读,去想,去践行。弘扬与继承,交汇与融合,才能焕发文明的灿烂。要始终保持对文化,对自然的敬畏,因为我们,都是这自然的孩子。

【供稿单位:经济学院    作者:韩璐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杨璇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最新发布

新闻排行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您是本站的第:64104994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