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相守相助,相聚相失

发布日期:2017-03-17 19:36:25 点击次数:

  一位世纪老人,站在自己93岁年龄的基点回头追溯自己作为母亲、妻子的回忆。在这片广袤的记忆中,杨绛先生内心不蔓不枝,深思悠远绵长。清新雅致的文字徐徐铺开了回忆的序曲,带着先生独特的味道,平淡却不贫乏,有趣却不低俗,优雅却不做作,化成一尾绕鼻的清浅凉风,掀开隐匿于心的回忆日记,追寻魂牵梦萦的我们仨。
  人生最悲凉的事情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爱女钱瑗罹患癌症去世,次年相伴于侧的知心爱人也撒手人寰,留下颤颤巍巍的杨绛先生独自一人。在其余生用回忆来追缅所有的仨人片段,恍如一场世纪大梦,“我们俩老了”到“我们仨失散了”,一句失散包裹了多少苦涩难言的情绪,却又如此轻描淡写。其平和与睿智宛如散落在蚌贝中的珍珠,于清辉中泠泠泛光,让这位老人更是增添了一抹神秘的颜色。书的开篇便是父女二人相互嬉闹打趣的场景描绘,一句“他笑得都站不直了。我隔着他的肚皮,也能看到他肚子里翻滚的笑浪”让我久久难以忘怀,是要欢笑成何等模样,才会有笑浪的效果?父女之间的温情穿越时空依然如此直抵人心,令人动容,而这一切在年迈的先生的心中同样不会被时光蛀蚀,保留有浓淡适宜的色彩,在怀念的时候一轴一轴抽出来,坐在阳光满座的的摇椅上,闭眸怀想。仿佛,不曾离开。
  所谓真正的精神伴侣,我想,也不过如钱锺书与杨绛一般了。在英国、法国、清华园内都留下了二人相挽游园、结伴研究的身影,即便在后来动荡的十年中,二人依旧风度不改;即便被发配被诬陷被批斗,照旧相互扶持面不改色心盛阳光。终于,头顶的阴霾一挥而去,作为被重新视为座上客的知识分子,他俩却都摆手婉拒所有的款待与名衔,一人居室编著《管锥篇》,一人审字度句翻译整理《堂吉诃德》。即便居无定所,即便陋室一间,源自文人墨客骨子里的淡泊与坚韧也只会愈发茁壮繁盛,而这等气度在当时是多么难得。闪婚闪离的一代人用自己特立独行的方式颠覆了老一代人对婚姻对爱情的认知,而当爱情最初美好的模样被物质描摹上了复杂繁重的油彩时,早已面目全非。选择一段给自己心灵停驻的时光,让外界的叫嚣声淡些,让内心的波动小些,重新选择挚爱的伴侣,少些任性,多些相投,少些附加的条件,多些真正的内在,我想钱杨之交也不会遥不可及。
  全书中放眼望去尽是些锺书、阿圆,简简单单的称呼,蕴含的爱意与怀思却在声声呼唤里表露无遗。先生就是这样,平平淡淡的文字,在苦心经营的朴素之下,有着本色的绚烂华丽。干净明晰的语言在其笔下变得有巨大张力,相比一味声泪俱下的哭诉,如此明净的文字带着不可撼动的力量更发人深思,更直戳人心。先生在书中未言一苦字,读来却感觉缀了些涩意回荡在心间,其中有这么一句话印象颇深:“三里河寓所,曾是我的家,因为有我们仨。我们仨失散了,家就没有了。剩下我一人,又是老人,怎能不感叹‘人生如梦’?但尽管这么说,我却觉得我这一生并不虚度;我活得很充实,也很有意思,因为有我们仨。”是啊,一家人的相聚不正是缘分所成就的吗?朴素的家,单纯的三人,这不寻常的遇合才是家人的真谛所在。先生内心的苦楚自然不会比旁人少,只有增无减罢了,但其达观促然,看淡,珍惜,怀念,这也许便是先生做学与做人的真知吧!
  “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
  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供稿单位:经济学院    作者:何冰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依人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最新发布

新闻排行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您是本站的第:64104994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