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发布日期:2017-02-19 10:03:05 点击次数:

  最早听说这本书是在高中的历史课堂上。
  当时历史老师正捏着粉笔一脸“慷慨激昂”状为我们讲解一道高考题目。
  “哎,现在大家还不具备‘大历史观’,做题往往拘泥于细节,不能从宏观上多角度多层面对历史作出解读,所以总是摸不准答题的要点。推荐大家读一读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看一看大家笔下的历史,对自己开拓思路有好处。”
    只可惜当时正忙着刷卷子做“五三”的我们哪里听得进历史老师的话,只能拿有限的时间多抄几个万能答题模板,又或者多背几遍历史课本,以备考试之需,因此,这本传说中的“大家之作”就这样被我抛诸脑后。
    终于,趁假期闲暇捧卷,读罢掩卷,感慨颇深。
    原以为历史就是课本上一串串的年代人物表,生硬而单一,散发着一种陈旧书卷的潮湿气味,只有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夫子愿意拿着放大镜对照书卷一点一点考证清楚。抱着这种心理,我一直对历史没有什么好感,总觉得那些尘封已久的人和事与眼下飞速变化的现实世界格格不入,因此除非迫不得已,从不会花费心思主动探索历史深处的隐秘。
    而这一次,不得不承认,我被历史深深迷住,书中所言,仿佛是打开另一个世界的钥匙,将我引入一片知识的新天地。
    这本书综合了组织学、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内容,尝试着用多维度的观点去解释历史现象,引导读者逐渐从历史定势中走出,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形成历史见解。整本书中令我感触最深的一段话,是作者在后序中所提到的这本书的精神特质——“ 《万历十五年》指出道德非万能,不能代替技术,尤不可代替法律,但是从没有说道德可以全部不要,只是道德的观点应当远大。凡能先用法律及技术解决的问题,不要先就扯上了一个道德问题。因为道德是一切意义的根源,不能分割,也不便妥协。如果道德上的争执持久不能解决,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远,则迟早必导致于战争。今日全世界处于原子武器的威胁下,我们讲学不得不特别谨慎。”这段话中就涉及到了一个问题,道德和制度(法律)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细密复杂的制度(法律)中究竟能不能掺杂道德的元素?道德让制度更可行还是让制度失去了说服力?作者并没有在书中直接回答这些问题,而是通过向读者展示明代万历年间一些有代表性的人物事件,含蓄地引导读者思考问题的答案。
    全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戚继光——孤独的将领”一章。应该说戚继光的鼎鼎大名从小时候起就已深植脑海——抗倭名将,民族英雄,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可有的时候,越是耳熟能详的事物,越是对它难以形成准确而妥帖的认知,似是而非的了解容易让人盲目自大,反倒失去了全面观察的耐心与深入探究的热情。就拿戚继光来说,他组织军队抵抗倭寇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进行的?地方官和领兵将领是何种关系?练兵所需财力物力有何而来?在“戚家军”之前,倭寇凭什么得以横行东南沿海?这些问题无一不与明朝当时的政府组织架构、管理方式、官员构成体系紧密相关,即便军事才能突出如戚继光,倘若中央无人支持,恐怕也无法实现自己的治理蓝图,更别说铲除倭寇、造福百姓的理想抱负了。
    可以说,考察和评价一个人,其实也就是在解读一段特定的历史,因为历史如同一张细密的大网,所有的人和事都是这张网上交织的线条,正如在这张网中才能体现出线条的存在,因此只有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下才能还原出真正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从这个角度上看,所有那些不加考量就给历史人物“贴标签”的行为都在试图抹杀历史的真实性。简单有时胜过复杂,但历史永远都是复杂的,那些为历史“去复杂化”的粗暴行为,都是对历史史实的不尊重。
    有人说,看得透人心,才读得懂历史。如此看来所谓历史不过是人类自导自演的一场大戏,幕起幕落,你方唱罢我登场,荣辱得失自在人心。
    雾里看花看历史,略懂一二,足矣。

【供稿单位:政管学院    作者:于璞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加朵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最新发布

新闻排行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您是本站的第:64104994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