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浅议“磕头之礼”

发布日期:2017-02-13 14:03:12 点击次数:

  老人们都说,不到正月十五依然是年。的确,直到今天,街坊四邻互拜晚年的仍络绎不绝。我从小成长在鲁西南地区,毗邻孔儒之乡—曲阜。也正是这个缘故吧,我的家乡一直颇为重视礼节,春节期间体现的尤为明显。无论是家庭聚餐时的坐次,还是出入厅堂的先后都有着严格的规定,若是小孩子敢违反,定然会背上不懂事的“罪名”。除了这些,最让我难以接受的便是磕头礼了。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总会有人成群结队,一大早四处串门,嘴里喊着:“拜年啦,拜年啦!”随即“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场面颇为壮观与滑稽。磕头这种拜年的形式是否应该被废除,这也是我家一直争论的焦点。
  老人们深受孔孟的影响,他们认为磕头是对长辈的一种尊敬之情的表现方式,是一种孝敬的体现。虽然我嘴上不说,但我想有些人尽管不是父母,不是亲人,但也要如同父母一样对待,奉上孝敬之心。那么面对这样的人,是否也要时不时地去磕一个头?比如,对待有传道授业之恩的老师,以及有提携看重之举的领导,是否也要磕头呢?我觉得这样陈旧的观点肯定是不攻自破的。从礼学角度来说,施礼与受礼是相对应的两个客体,而礼的形式也应符合当下人们的生活习惯与要求。在如今人们能够以多种方式表达自己感情的背景下,为什么我们仍然需要奉行这种悖逆现代文明方向大潮的肢体尊卑主义?
  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作者大举鞭挞了国人的奴性。稍谙传统历史文化的人都知道,作为封建礼仪代表形式的磕头,它是以漠视和牺牲个体的人格、权利尊严,以被动服从家国一体化、父家长制的等级社会架构为代价的。正如论坛上一名博主所说:“它所遵从的一些仪礼要义,早已如同形式极端、悖谬的愚孝文化的裹尸布,应该被现代历史文明的进步与理性浪潮坚决摒弃。“ 
  无奈的是,父辈们的思想恐怕难以更改。也许,磕头大礼还将会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不知道什么时候,我才能不再听到“孩子,快向长辈磕头!”的喝令啊。

【供稿单位:数学学院    作者:苏山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雍珩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最新发布

新闻排行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您是本站的第:64104994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