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读《太平轮一九四九》有感:相亲共荣天下平

发布日期:2016-12-30 09:52:19 点击次数:

  常常想,一本书,能凝结多少回忆,记录多少悲欢,承载多少过往?
  凝结两代人刻骨铭心的回忆,记录一个时代的兴衰悲欢,承载一个民族最深重的过往,《太平轮一九四九》,做到了。
  《太平轮一九四九》是一部访谈体传记著作。台湾资深媒体工作者张典婉通过整理幸存者的忆述,以沉静又不失温情的笔触,记录下幸存者倾诉的字句,将太平轮船难背后的个人情感、家庭价值、国家情怀——这些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精心呈现在读者面前。
  该书以20世纪40年代的纷乱时局为背景,向读者重演一个时代的风雨。事件发生在解放战争期间,一部分民众怀着寻找新生活的期望,登上驶往台湾的“太平轮”号海船。因时局动荡,行船匆忙,发生船难,导致近千人丧生。一场惨烈的船难,使无数家庭的命运偏离轨道,个人的悲欢离合在时代的巨潮中沉没。
  翻开书页,书中的人物缓缓向我走来。书中叙述的主人公之一周琦琇,从船难发生的豆蔻年华到萧瑟沉静的杖朝之年,这场船难的一切已经深深熔铸在她的生命中。作者在书中记叙,初次见到这位老人,看起来和其他老人没有什么两样,没有人知道她的生命曾经被时代的巨轮深深碾压。在那一夜被冰冷海水浸泡过的回忆中,茫茫大海,没有妇孺优先原则,人性瞬间回到本能的粗野。无助的惶恐,死亡的威胁,都因时代动荡被无限放大。危乱时局,何方是前方,哪条路才是正道,罹难或牺牲是否值得,也许都需要拉开几十年时光的距离,才能审视和评判。
  面对这一时代悲歌,作者张典婉以她的悲悯和灵性,敏锐地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脉动,深深感慨于政治对普通个体命运的裹挟与冲撞。烽火延烧,由北至南,死亡变得触手可及,一个时代的大迁徙浪潮也在抗战悲情之后再一次爆发。作者深知其中病灶,她的著作也因此从太平轮船难的纪实上升到对一个时代的质询。
  与灾难最紧密相连的,是人性与感情。那些无辜的生命在当时窘迫、卑微的生存状态下,支撑他们活下去的最大动力,无疑是亲情、爱情、友情等人世间永恒的情感。我们看到伤痛背后,也有人性的光辉,那是生命最鲜亮的底色,也是我们永远的铭记与追寻。
  尽管从今天回望,历史的这一页沁满血泪,但在笔者看来,此书是一个时代的挽歌,并不是对一个时代的定论。《太平轮一九四九》是“继往”,也应是“开来”。它通过艺术的方式,从历史苦难的重负中解脱出来,带来永恒的人性和文化价值的呼唤。正是它反思时代的伤痛,我们才会有凝思,有领悟,人性与情感的光辉在苦难中是怎样美好的存在,民族的团结与国家的和睦是怎样的珍贵,个人的命运与民族、国家是怎样紧密的相连。这本书看似只是历史碎片的凝结,其实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深情呼唤。
  现阶段,两岸关系初步确立了“和平发展”的主题,这无疑是符合时代的潮流,契合人民心愿诉求的。全书就代表这样的一种探索与呼唤。两岸人民是和平发展的主角,是推动者、参与者,是受益者。幸存者是倡导者,呼唤者,守望者。他们重新走进尘封痛苦的回忆,是为了用伤痛沉淀历史、用过往守望未来、用行动呼唤团聚。而捧着书籍阅读的我们,为乱世的生命卑微而叹息,也当对自己的平安稳定而珍重,内心也不禁多了一份对两岸相亲的希冀。
  作者在后记中讲到,她期盼,这样的题材可以弥补两岸的猜忌与不安。因为她相信,艺术和宗教一样,可以承担起净化灵魂,呼唤宽容、爱和美的使命。笔者也希望这样的著作能够如春日云雀,为两岸衔来相亲相爱的橄榄翠枝。太平轮的悲剧,在当今两岸形势持续转好的背景下,相信将成为过往的一段结痂的伤痛,会止步在这本书中,被尘封在历史的书架上。今日我们的阅读,就是为了铭记历史,开拓未来。

【供稿单位:历史文化学院    作者:朱雪婷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朵朵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最新发布

新闻排行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您是本站的第:64104994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