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读到冰心

发布日期:2012-03-20 09:49:03 点击次数:

  近日读文,我偶然看到了冰心的文集。对于冰心,其实很久以来都停留在她写了《寄小读者》和《再寄小读者》的印象上。冰心是一个老奶奶,一个很有童心的、很爱读书的老奶奶。我一直都是把她当作一个长辈来尊重的。最近细细读了她的作品集,忽然发现对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颠覆了我心目中原有的冰心形象。
  冰心祖籍福建,出身于一个海军高官家庭。家境优渥,父母思想都相对开放,因此她虽身为女子,却从小接受了较好的教育,并具有悲天悯人的知识分子情怀。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时,她极力尝试白话文写作,并在文坛赢得名声。二十年代中期到美国留学,并在那里结识了她一生的伴侣吴文藻。回国后又写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作品。1999年去世,成为中国有名的“百岁老人”。
  以上关于她的生平都是从别人对她的介绍里看到的。这样的她毫无疑问是没有一点生命力的。冰心已然成为一个我脑海里不动不笑的雕塑。当我跳开她头顶上所有的光环只身进入她的文学世界,在那里与她面对面的谈话时,我才真正体会到冰心这个女子的不一般,这个女子闪耀的才华与知识分子的风度。
  冰心在二十年代写了数量较多的散文、小诗和短篇小说,且质量在当时都比较上乘。她的作品,在今天看来,或许如某些批评家所说的,是中学生都能写出的水平。但是,在我看来,她的作品所营造的意境,所渗透出的那种清新温婉的气质,是当时也是当今许多作家无法企及的。如被许多批评家所赞扬的也是很能代表冰心个人风格的《两个家庭》《超人》《去国》等短篇小说,虽然是属于反映社会问题一类的小说,但是在其中却透着一股散文化的意境与情思,读来声色无限。且她的文章构思也很有特色,如《两个家庭》,是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来看两个不同家庭的境况,双线式的结构让作品透着一股巧思,却一点也不显得混乱。在白话文刚刚盛行的年代,她便能达到这样的一个高度,确实是一个才华横溢、对文学很有天赋的女子。看她的作品时,我就时常在想,我要是和她生活在一个时代,也一定被这个女子的出色才华所倾倒。
  冰心不仅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文人,还是一个有传统中国知识分子所特有的悲天悯人情怀的善人。在她的许多作品中都表现着她的善良。如她的短篇小说《三儿》《空屋》《冬儿姑娘》等。但更多时候,冰心给我的感觉却是一个有着一颗永恒童心的带着才华的不染纤尘的女子。《离家的一年》写的是一个要远离家人到外地求学的少年。文中提到,在离家之前,少年忽然觉得对家人念念不舍,后悔从前一直和小姐姐争吃的、玩的东西。又提到在发车前,听到可以选择在下午四点再走时的欢呼雀跃,并一气儿奔回家中的迫切心情,无疑是少年时我们离家时都共有的心情。冰心以一个少年的口吻写这些属于孩子特有的心情,活泼生动富有情趣,在文中能时不时地感受到作者那颗纯净的心。还有她的《寂寞》,也是以一个小孩盼望有人一同玩耍但最后小妹妹却走掉时的那种孩童式的失落来表现主题的,带有孩子特有的心情与心境。因此这类文章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冰心还有一篇散文式的短片小说叫《剧后》也给我很深的印象。写得是一位女大学生在演完话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后回屋对着镜子欣赏自己美态的故事。这篇文章和冰心一贯的清新温婉风格有些出入,这篇文章时带点妩媚的气质。要不是选在冰心的作品集中,我很难看出这是属于她的作品。
  冰心的散文与新诗我看得不是很多,因为它们并不特别吸引我,尤其是新诗。《繁星》《春水》虽被大多数人赞誉,但是在我看来,这些小诗所开拓的境界并不怎样宽广,在文字之间总有一种放不开的感觉。但或许也是因为我本人对于诗歌这样需要细细品味的文学体裁缺少一点儿耐心和审美。
  总的来说,从前的冰心给我的是一种单面的需要敬仰的形象。如今站在与她平行的线上看她时,她变得立体而全面,从而能对她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与印象。我想,有一句冰心自己写过的话是很能代表她的个性与文风的: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的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钟亚妹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佳奇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最新发布

新闻排行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您是本站的第:64104994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