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高教视野 > 正文

调查显示:90%学生表示愿意上"公民教育"必修课

发布日期:2012-03-22 09:34:00 点击次数:

  “公民教育”成了必修课,你会去上吗?3月6日,中南大学电视台记者姚宇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广播台记者蔡东彬作的一项调查显示,90%的学生在镜头前均表示愿意去上。  
  3月6日,湖南卫视《新闻公开课》两会特别节目请来了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彭富春和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蒋昌建。两位嘉宾与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选出的3位大学生记者一起探讨了公民道德建设问题。  
  今年两会,彭富春建议:在目前的义务教育体系中,将公民课确定为必修课;在所有大学开设通识课程,包括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所有领域。彭富春表示,国内很多学校没有启动公民教育课程。一些学校虽然开了,但内容与名称不符,许多公民课仍然是传统政治课、道德课的翻版。  
  与“90%的学生对课程表现出了浓厚兴趣”的调查结果不同,兰州大学的校媒记者唐琴怀疑课程的形式是否能够吸引学生、是否有效果。在没消除这些怀疑之前,她表示不会去上这个课。姚宇也认为,公民教育固然重要,但没必要将它设置成为必修课,“只要不考试,我就不会去上。”  
  道德很崇高,社会建设更重要。毕明哲背肌肉萎缩同学王理上学6年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如果你是毕明哲,你会这么做吗?你能够坚持下去吗?暂且抛开毕明哲的道德,王理的家人在哪里?这份道德责任为何落在了一个同龄的孩子身上?  
  蔡东彬说,他不会像毕明哲那样,而是寻求社会的帮助。同样,当你在街上遇到因没钱回家而行乞的“乞丐”时,你可能会毫不犹豫地帮助他;可是几个月过去,他仍然在相同的地点以相同的理由乞讨时,你或许就要考虑一下要不要再伸出援助之手。社会病了,凭什么要让我们吃“道德药”?  
  3位大学生记者经过讨论得出:每个人都应该守本分,从自己做起;而如何协调职业道德和公民道德的关系,他们并没有结论。对此,复旦大学教授蒋昌建认为,职业是一时的,而公民是终生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等事件的出现,并不仅仅是公民道德出现了缺位,而且是我们的制度、法律出了问题,所以才出现“好人难做、好人难受”的现象。我们呼吁我们的政府保护好心人,保护做好事的人。

【供稿单位:《中国青年报》2012年03月07日    作者:王鑫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佳奇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最新发布

新闻排行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您是本站的第:64104994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