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高教视野 > 正文

“老师讲学生记”学生们为什么“没了想法”

发布日期:2012-03-21 15:35:34 点击次数:

  “‘我没了想法’——这就是中国许多学生十几年呕心沥血‘被教育’的结果。我们唯一会做的就是在‘说说你的想法’的题下默写出‘标准答案’,然后在‘姓名’栏大笔一挥签上自己的名字,表示这是‘我的想法’,然后屁颠儿屁颠儿地交卷子等着发回好成绩。”“老师对上课的理解从来就是‘我把我的想法’输入你的脑袋。上课实际就是你当水桶,老师拿着水管往你脑袋里灌水的过程……”
  近日,一位毕业于重点中学、就读于名牌大学的“90后”大学生出书批评中国教育,一时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有人认为这种批评针砭时弊、痛快淋漓,也有人认为以偏概全、太过偏激。别的姑且不论,仅就“我没了想法”而言,这已不是个别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学生的“通病”,揭示了当下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
  有的学生很有想法。比如,武汉的一位“少年作家”从 7岁开始公开发表诗文,9岁开始写长篇小说,迄今已发表了小说、散文、随笔、诗歌、童话298篇次,还创作了10部长篇小说、27篇中短篇小说。语文老师评价她“视角独特,写作很有个性,语言运用不拘一格,思想深度高出同龄人。”但老师也坦言,“命题作文她从来都拿不了高分。有时候语文考试想及格都很困难。她与应试教育格格不入。”因而,她在大学自主招生中被名校拒之门外。
  像“少年作家”这样“有想法”的学生原本不少。比如,有的学生对美式橄榄球情有独钟,不仅在网上观看比赛录像,还下载了很多评球的文章、资料,对这项运动提出许多独到观点。可是,家长却觉得这样做非但没用还会影响升学,因而横加干涉,迫使孩子放弃了这一爱好。有的学生喜欢利用废品做各种小发明,设计了节水水龙头、节能小台灯等,立志要当中国的爱迪生。可是一上高中,老师就劝其打消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把心思用在功课上。于是,“小小发明家”就这样被扼杀在摇篮中。
  在当今中小学教育中,不论是平常作业还是大小考试,都少不了标准答案。学生们有些新奇的想法,如果与标准答案不一致,老师不但不鼓励,反而会判为错误。久而久之,学生们新奇的想法越来越少,因为他们已深深懂得,不论升高中还是考大学,最终都是以分数论英雄。
  著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朱棣文来中国考察教育,转了一大圈之后,给中国教育的特点总结了六个字:“老师讲、学生记”。不少外国学者评价中国学生,常常是“很勤奋,但缺少想法;会考试,但不会提问”。也许是旁观者清,从中国教育的现状看,这些评价不能说不客观、不中肯。

【供稿单位:《人民日报》    作者:袁新文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逄菲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最新发布

新闻排行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您是本站的第:64104994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