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复杂检索

视点首页 > 学术预告 > 正文

分析哲学论坛第231期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08日 10:16 点击次数:

时间 5月12日(星期一)19:00 地点 线上线下相结合
本站讯 讲座时间 2025-05-12 19:00:00

一、讲座题目

分析哲学论坛第231期

二、主讲人

陈波教授

三、主讲人简介

陈波,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人文社科讲席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23年);2018年当选为国际哲学院(IIP,巴黎)正式院士,2021年当选为国际科学哲学院(AIPS,布鲁塞尔)正式院士。先前长期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2021年)。先后赴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美国迈阿密大学、英国牛津大学、日本日本大学做访问学者或合作研究各一年。专业领域为逻辑学和分析哲学。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教育部项目(4项)和北京市项目(1项),多次结项被评为“优秀”,目前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逻辑哲学重大前沿问题研究”首席专家。主要著作有:《对话、交往、参与——走进国际哲学共同体》《分析哲学——批评与建构》《逻辑哲学研究》《奎因哲学研究——从逻辑和语言的观点看》《悖论研究》《理性的执著——对语言、意义和真理的探究》《与大师一起思》《逻辑学导论》《逻辑学十五讲》《逻辑学是什么》等。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其学术成果先后单独获得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项)和“金岳霖学术奖”(3项)等重要学术奖励。教学方面,曾获得“国家一流本科课程”(两门)、“北京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奖”、“北京大学优秀教材奖”(两次)等。会议报告“再论哲学之求真与求知——兼论哲学进步、合理性和理解”。

四、讲座简介

哲学追求真理和智慧,是西方哲学家、特别是分析哲学家的主流共识,也是哲学分歧得以发生、哲学论辩得以有效进行的前提性条件。以哲学分歧和哲学家关于哲学真理缺乏共识为理据,去质疑和反驳哲学求知求真的论证不成立,因为它们错误地假定:哲学真理完全取决于哲学家之间的趋同和共识,而与外部实在因素无关,这会导致哲学真理的主观化。评判哲学进步的尺度是多元的,例如,对老哲学问题的新探索,对新哲学领域的开掘,提出和实践新的哲学方法,发展出新的哲学论证和哲学理论,这些都有助于哲学研究向获得真理和知识进军。按这些尺度来衡量,哲学领域内有大量显著的进步。“合理性”和“理解”是在求真基础上添加要求得到的,它们都奠基于真理和知识,排斥求真的合理性和理解很难被接受。现象界和本体界、科技和人文、事实与价值和规范、知识和智慧之间的分裂是受传统哲学影响而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哲学幻觉和偏见,难以通过严格的哲学和科学的审查。

五、主持人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哲学系 王文方教授

六、讲座时间

2025年5月12日(星期一)19:00

七、讲座地点

中心校区知新楼A319

腾讯会议


【作者:高鑫梁 封莹    来自:哲社学院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蒋晓涵 郑博轩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版权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