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复杂检索

视点首页 > 学术预告 > 正文

新杏坛: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对动物的多重书写及其意义

发布日期:2025年02月25日 15:10 点击次数:

时间 2月27日(星期四)19:00 地点 中心校区知新楼A620
本站讯 讲座时间 2025-02-27 19:00:00

一、讲座题目

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对动物的多重书写及其意义

二、主讲人

白锦麟(Boittout Joachim) 副教授

三、主讲人简介

白锦麟,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EHESS)博士,现为巴黎西岱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副教授。曾任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法国东方文化语言学院中文系讲师、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专案助理教授、法国驻广州文化领事等职。研究兴趣聚焦于近现代中国文化,包含思想及文学,精通中、英、法文,在近现代通俗文学,以及情感史和动物史等领域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著有《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翻译(精选)与分析》)、《中国中世纪名人传记辞典(3-6世纪)》,译有莫言《白杨林里的战斗》、《丁丁与飞机》等。

四、讲座简介

讲座旨在介绍中国清末至民国时期,尤其是1920年代,动物在媒体与通俗文学中的丰富多重再现。通过分析不同性质的报刊和杂志中涉及动物的文章,以及观众在这一过程中所扮演的接受角色,探讨清末民初这一常被视为推陈出新的历史时期中,人与动物的关系是如何被思考、呈现并消费于广受欢迎的各种媒体上的。

讲座立足于对文学性较强的文本解读,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将动物研究与宗教、知识生产及国家建设等更广泛的议题联结在一起考察。其中,“情”这一概念尤为重要,其在普及与传播动物新常识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动物被赋予此前较少被提及的情感与知识特征,从而让读者更易于关心动物,并鼓励他们对之加以保护。

五、主持人

宋雪副研究员

六、讲座时间

2025年2月27日(星期四)19:00

七、讲座地点

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知新楼A620


【作者:臧宇轩    来自:文学院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蒋晓涵 郑博轩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