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题
2019明代文学研究青年学者论坛
二、主办单位
山东大学文学院
三、时间
2019年7月6-7日
四、地点
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知新楼A座717会议室
五、联系人
孙学堂 xt-sun@sdu.edu.cn
六、与会学者
特邀评议人
陈广宏 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周明初 浙江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
与会代表
陈才训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邓晓东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龚宗杰香港浸会大学孙少文伉俪人文中国研究所
侯荣川玉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蓝 青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
马 昕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李慈瑶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李小龙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李 政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刘尊举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孙学堂山东大学文学院
汤志波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魏宏远兰州大学文学院
许建业香港树仁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颜子楠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杨遇青西北大学文学院
徐 楠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叶 晔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余来明武汉大学文学院
张 晨山东大学文学院
张德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七、会议议程
7月6日 会议 知新楼A座717
开幕式8:30-8:50
山东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李剑锋教授致开幕辞
合影8:50 知新楼前
第一场9:00-10:30
主持人:陈才训
9:00-9:20赠序的文体反思与交往焦虑
发言人:张德建 评议人:刘尊举
9:20-9:40在天机和无欲之间:唐顺之的脱洒与小心
发言人:刘尊举 评议人:孙学堂
9:40-10:00打造选本——王志坚《四六法海》编纂意图与学术个性辨析
发言人:李慈瑶 评议人:汤志波
10:00-10:30 自由讨论
第二场10:40-11:40
主持人:杨遇青
10:40-11:00明代:中国古典文学文本的凝固时代
发言人:叶晔 评议人:张德建
11:00-11:20阳明诗的理解演变及“现代性”建构
发言人:魏宏远 评议人:李慈瑶
11:20-11:40 自由讨论
第三场14:00-15:30
主持人:余来明
14:00-14:20元末明初浙东文人的风雅诗学与《诗经》传统
发言人:马昕 评议人:李小龙
14:20-14:40胡应麟“二格”论中的诗歌价值建构
发言人:张晨 评议人:蓝青
14:40-15:00读王夫之明诗批评札记
发言人:徐楠 评议人:马昕
15:00-15:30自由讨论
第四场15:40-16:40
主持人:徐楠
15:40-16:00风景旧曾谙:互文性视域下的《江南春》唱和与《江南春图》
发言人:汤志波 评议人:颜子楠
16:00-16:20晚明胡应麟对金华诗文学术传统的重省
发言人:许建业 评议人:张晨
16:20-16:40自由讨论
第五场16:50-17:50
主持人:李小龙
16:50-17:10近世诗歌的模件化写作:以高启的咏物律诗为例
发言人:颜子楠 评议人:余来明
17:10-17:30《诗归》的编选策略、传播路径与竟陵诗学的兴起
发言人:余来明 评议人:邓晓东
17:30-17:50 自由讨论
7月7日会议 知新楼A座717
第六场8:30-10:00
主持人:马昕
8:30-8:50剪灯余话:明永、宣间文学生态的绝佳标本
发言人:陈才训 评议人:叶晔
8:50-9:10再议《牡丹亭》中的“情”
发言人:蓝青 评议人:龚宗杰
9:10-9:30“义激猴王”的校勘、义理与小说史语境
发言人:李小龙 评议人:陈才训
9:30-10:00自由讨论
第七场10:10-11:40
主持人:刘尊举
10:10-10:30 正典价值与文本秩序:李攀龙《古诗后十九首引》诗学义旨探赜
发言人:李政 评议人:许建业
10:30-10:50 晚明文章学的“内境”论:以王学与举业的互动为核心,
发言人:龚宗杰 评议人:李政
10:50-11:10 从二十分识到尚趣重学——论晚明性灵派对主体质素的重构与诗学转型
发言人:杨遇青 评议人:徐楠
11:10-11:40自由讨论
第八场14:00-15:30
主持人:叶晔
14:00-14:20 《康长公行述》事件及其文学史意义
发言人:孙学堂 评议人:杨遇青
14:20-14:40 明清以来唐寅文集误收作品及著作权有争议者考论
发言人:邓晓东 评议人:侯荣川
14:40-15:00 明清诗学在日本传播接受的文献问题
发言人:侯荣川 评议人:魏宏远
15:00-15:30 自由讨论
学术评议与总结15:40-16:30
陈广宏教授
周明初教授
张德建教授
闭幕式16:30-16:40
山东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所长孙之梅教授致闭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