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儒学大会学术报道系列之四

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学者观点摘编(三)

发布日期:2017年09月23日 12:10 点击次数:

[本站讯]9月21至22日,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在曲阜召开。儒学研究“大咖”们齐聚一堂,围绕“儒家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题,交流世界各国儒学研究新成果,推动世界多样文明互学互鉴,探求当下全球治理新智慧,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近300位专家学者、3场主题演讲、3场专题论坛、多场次的圆桌论坛……多维度的思维碰撞下产生了哪些深邃的思想火花?第一现场的专家们有哪些精彩论点与精辟论述?山大视点网站为你认真撷取、梳理、讲述。

学者:四川师范大学经学研究所黄开国教授

主题:汉代今文经学的盛衰

黄开国教授阐释了汉代今文经学的盛衰历程。汉代经学有今古文之分,后来的经学发展都或多或少地可以找寻到这两个经学学派的印记。他在分析中提出,西汉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最大的区别,是与政治有着紧密的联系,对今文经学的发展有着直接影响的也在于政治。今文经学内部的各派别也常常随着现实政治需要的变化,而在社会产生大小不同的影响、作用,并以与政治的关联度的高低而得到不同的发展际遇。因此统治者以利禄作诱饵,今文经学家出售自己的经学理论来换取利禄的二者交互利用就成为了西汉今文经学繁荣的重要原因。相反,与政治的疏离是自东汉以来今文经学日渐衰落的最重要原因,同时今文经学神秘化和繁琐化的特点则助推了它的衰落。

学者: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院长江林昌教授

主题:由民族“典”“册”的形成与性质论儒家“述而不作”的意义

江林昌教授从“典”、“册”的来历讲到孔子述而不作的经典传承。他讲到,“册”来自于商代的竹简,后代发掘出的甲骨片上也有丝带穿过的痕迹,而“典”则是象形意义,它是指两手拱扶着“册”供奉神灵。他提到,“典”“册”记录的是神明祖先的旨意,祭祀神灵。随后,他讲到圣人闻天道进而悟天道,并进而到人道的治理。他认为,在此基础上,孔子述而不作继承了这种叙事方式的传统。最后,他表示,孔子述而不作的意义应当从“典”“册”的源起进行深究。

学者:深圳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景海峰教授

主题:当代儒学发展的形态及趋向

景海峰教授认为,“国学热”兴起之后的儒学复兴运动,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演进,已经由微渐著,面临着重要的关节点,当代的儒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如果把儒学在新文化运动中遭遇顿挫之后、从现代文化的语境和背景再出发的历程梳理一下,便可得出大致经过的三个时期:一是现代主义的昌盛期;二是在以西释中、中西互释的方式中,逐渐走出了一条融合与会通的路;三是正在走出现代性与古典儒学二元对立的格局。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儒学的发展经历了艰难曲折,产生了各式各样的表达系统。这些形态各异的系统所面对的时代问题是有差别的,因而其时运也有所不同,有些具长久的影响力,而有些可能昙花一现。就儒学发展来讲,这些不同的形态在当代的理论与实践活动中可能都有蛛丝马迹,只是畸重畸轻,乃至杂糅交错,故留下很多疑惑。作为中国文化之主体部分的儒学,其价值的自觉和重新诠释,关乎到未来中国文化的前途。我们要从近代以来一维单向的线性历史观中走出来,重新发掘儒学传统中超越时空的普遍价值。同时也要扩大文化的视野,把儒学放在世界文明的大格局当中来省察。

学者: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戴兆国教授

主题: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孟子仁政理想的三重理论关联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是对人类文明发展方式积极思考的成果。这一理论蕴含着多重理论向度,既有对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大同社会理想的继承,也有对共产主义追求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的推进,还有对世界文明发展趋势的未来反思。分析地看,孟子倡导的仁政理想蕴含着丰富的理论资源,其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多重指向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存在着多重关联。孟子仁政理想的展开依托于恒产恒心论、规矩方圆论、谨庠序之教等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分别对应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经济、政治、文化三重面向,这也体现了两者理论之间的密切关联。

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温海明教授

主题:未来十年的儒学与世界文明

未来十年,是儒家文明与其他文明对话的关键十年,也需要借助不同于孔子学院的文化对话和交流平台,才能够达到最大化地推动中华文明普适性的历史使命。而一旦全世界各文明都意识到儒家文明是比新教文明更加具有普适性的文明体系,那么新教文明的历史性制高点将很快过去。中华文明需要进入儒家文化普适性文化产品高度生产和爆发的时代,从人心层面,尽快让最大多数人意识到,儒家文化是比新教文明更加宽容和包容,相比之下,新教文明系统化约其他文明系统的工作,已从其过去包容和宽容的时代走入封闭与保守的新时代,也就说明其化约伊斯兰教和其他文明的工作,已经被证明是历史性的失败,标志就是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提出和实践。“冲突”证明新教文明自身的封闭和狭隘,也宣布其历史性低谷的开始,而随着其冲突理论付诸实践的层层加码,新教文明终将在冲突当中迎来其历史性的转折点,而在这个转折点到来之前,正是儒家文化向全世界说明其具备最为宽广的普适性的关键性历史时期。

学者: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柳镛宾

主题:“汤武之德”与帛书《衷》篇的君子形象

在易学思想史上,帛书《衷》篇“汤武之德”具有不同于今本《周易》“汤武之德”的特殊地位。《周易•革•彖》认为《革》卦象征着汤、武的革命。在今本《周易》中,“汤武之德”是汤、武革命所具有的宗教正当性和政治正当性。帛书《衷》篇把《键》卦的六个阳爻规定为“汤武之德”,把《川》卦的六个阴爻规定为“文”。以“汤武之德”与“文”为媒介,帛书《衷》篇从君子所具有的品质、君子准备出仕的态度、君子出仕而履行职责的状态、君子追求的理想社会四个角度体现出理想的君子形象。帛书《衷》篇的“汤武之德”与今本《周易》的“汤武之德”有明显差异:帛书《衷》篇通过“汤武之德”体现出理想的君子形象,而在《周易﹒革﹒彖》中,“汤武之德”是汤、武革命所具有的宗教正当性和政治正当性;帛书《衷》篇中“汤武之德”与“文”之间存在理论的整合性,这种作为“阴”的“文”的概念在今本《周易》中是找不到的。

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曹峰教授

主题:先秦时期“天人合一”的两条基本线索——兼评余英时的两重“天人合一”观

“天”的含义主要就是两种,一指最高主宰、二指最高原理。广义上的“天人合一”,不仅早已发生、源远流长,而且在先秦时期天人关系论中占据主流,即便把殷商时期视为强调鬼神意志与天命主宰的时代,仍不能否认广义“天人合一”作为理性之光的存在与发展,并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为一种占据主导的思想。曹峰教授通过分析论述余英时的两重“天人合一”观指出,我们不能把天人关系仅仅放在宗教或哲学领域中去解释。而忽视另外一条更为广大的线索,即作为秩序、准则、规律的“天”对于古人的影响,以及古人对于这个“天”的尊重、遵循与呼应,这个“天”并不纯粹是自然的天,在阴阳家、黄老道家那里,也可以体现为宗教的意识,但却同样体现着人的主动性、主体性,同样在追寻生命的意义。所以不能为了符合哲学的突破,而把注意力仅仅集中在狭义的“天人合一”,而有意回避和忽视广义的“天人合一”,如果要寻求中国古代“怎样从古代宗教式的思维转变成日后的非宗教性思维”,广义的“天人合一”这条线索或许同样重要,在先秦时期甚至更为重要。

相关链接:

儒学大会学术报道系列之一:近两年儒学研究十大热点(2015–2017)

儒学大会学术报道系列之二: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学者观点摘编(一)

儒学大会学术报道系列之三: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学者观点摘编(二)


【供稿单位:宣传部 新闻中心 儒学高等研究院    作者:张丹丹 王格 尚玉茹 田晶晶 王怡舟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思萱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