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山大要闻 > 正文

“青岛校区搬迁”系列报道之五:周边环境篇

发布日期:2017年06月15日 08:00 点击次数:

编者按:海畔山前开新路,鼎承古今待后学。2016年9月,山东大学青岛校区正式启用,1007名山大学子在这所美丽的海滨校园读书、生活。一年来,有关青岛校区的一切,始终是山大人关注的焦点,德国学院、创新转化学院,书院制、预聘制,一个接一个的话题,使这个最年轻的校区成为山大人心中数一数二的“网红”。

今年夏天,学校将有6个学院和8个科研机构整体搬迁至青岛校区办学,在青岛校区生根发芽,担负起“引领学术前沿”“全面开放办学”“深化综合改革”的重要历史责任。日前,在青岛校区整体搬迁的关键时期,宣传部、新闻中心派出报道小组,深入青岛校区进行采访,并推出“青岛校区搬迁”系列报道,带领大家一起回顾青岛校区启用近一年来的发展情况,一起探究青岛校区现在的样貌,一起展望青岛校区未来的光景。

周边环境篇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是一处独特的存在。这种独特,是相对于同属山大的其他校区,更是相较于她所处的青岛鳌山卫。聚焦校区周边,从2010年获批建设,到2012年奠基,再到2016年首批新生入住,青岛校区在变化、在发展,而她依托的大环境也在悄然变化。这种变化是互惠互利的,也是正向联动的。

青岛校区最吸引人的,是这里的自然环境

在青岛校区进行随机采访时,山大视点网站的记者曾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青岛校区最吸引你的地方”,对此师生比较集中的回答是:自然环境。这让人不由想起多年前蔡元培说过的一句话——“青岛之地势及气候,将来必为文化中心点,此大学关系甚大。”

青岛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沿海,为海滨丘陵城市,地势东高西低,南北两侧隆起,中间低凹,属北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温度适中,四季分明。对于青岛校区的自然环境,已经在这里学习、工作、生活了9个月的老师、同学这样说:

信息学院2016级学生刘博超:“青岛校区学习氛围很好,很安静,空气好,环境好。”

计算机学院2016级学生陈鸿博:“安静是这里最大的特点,可以让人静下心来学习。”

生命科学学院2016级学生潘子健:“青岛校区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靠海。”

环境学院教师李倩:“青岛校区环境非常好,让我们心情开阔又平静,有助于静下心来去思考。”

政管学院2016级学生崔鸣鹃:“青岛校区的建筑风格我很喜欢,这里离海近,绿化面积大,很漂亮。”

法学院2016级学生景秀聪:“青岛校区靠海,环境特别好,最喜欢这里的宿舍。”

……

正是因为青岛校区怡人、宜居的自然环境,以及由此衍生的绝佳的学习、科研条件,青岛校区被山东大学视为创新型、国际化、示范性校区,陈宝权等近期引进的杰出人才均在青岛校区工作。他们在谈及加盟山大的原因时,都提到了青岛这座城市的自然环境对他们的吸引力。


初到青岛校区的人,首先会被这里的蓝天、白云、碧海所征服。清爽的海风,微湿的空气,明朗的风景,一切的一切,都让人赏心悦目,不由自主想要放飞心情。采访时,信息学院一位教师说出了青岛校区师生的心声:“青岛校区有很多让我们感动的地方,这个校园充满着朝气,给人以信心,让我们感觉非常有希望。”

教职工住宅乐水居,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今年保证实现供暖

在紧邻校园的滨海大道西侧,矗立着山东大学的教职工住宅区。其中一期工程占地约300亩,已完成施工,业主正陆续入住。整体2600多套房子中,一半以上已完成收房,正装修或装修完的业主有近千户,小区里开始慢慢热闹起来。

住宅区以中央步行街为界,分南、北两个小区。南区设有西、南、北三个大门,以紧靠硅谷大道的西门为主门。北区设有西、南两个大门,同时在东北角设有一个小门,方便教职工近距离前往海边。小区共有35栋楼,全部以乐水居命名,取自《论语•雍也篇》“智者乐水,仁者乐山”。28号楼位于小区中轴线上,站在楼顶可以俯瞰整个小区全貌,非常壮观。

住宅区设计人车分流,自用车辆均在整体开挖的地下车库通行,车库数量按照总户数与停车位1:1.2的比例配备。南北小区的地下车库,各在大门处分设4个入口,方便车辆出入。这样先进、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连同小区内“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绿化布置,让身处其中的人感受到了温馨。

教职工入住之后,接触最多的要属物业了。南北小区分别由不同的物业公司负责日常管理,北区物业管家王燕超负责对接23、24、25三栋楼的业主。她告诉记者,这个小区入住群体比较集中,老师们素质都很高,这个楼盘更高档,所以物业方面各项服务标准也更高。

随着整体搬迁工作的日益推进,越来越多教职工开始装修、入住,大家对住宅区供暖问题非常关注。据了解,住宅区实行城市集中供暖,在青岛市政府协调下由青岛泰能热电负责实施,锅炉房就建在校区的西北角。原青岛校区建设指挥部住宅建设处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供暖工程进展。目前地下换热站设备已安装到位,住宅园区管网也已施工完毕,正在进行穿过滨海大道的外围管线施工。供暖的工程条件已经具备,只要业主达到供热公司的采暖条件,“今年保证实现供暖”。采访中,青岛校区条件保障处有关负责人也表示,现在是装修的最好季节,希望已购房教职工中尚未收房、装修的,积极安排收房、装修,以便今年暑期顺利入住。

交通设施,看得见的改变,可以预见的方便

周边交通,可能是青岛校区在师生眼里诸多完美中的一点不完美。采访中经常听到类似的声音——“青岛校区基本生活需求都可以满足,不过就是出行方面有点小问题”“希望校区交通设施尽快建好”。走访校区周边,记者发现这种情况正在慢慢改善,不久的未来,周边交通将呈现高速、自由、便捷的全新面貌。 

首先大大提升校区交通质量的是轻轨,也就是轨道11号线。实地观察发现,轻轨通过教职工住宅区西侧,在住宅区南北都设有站牌,位于住宅区西南方的轻轨山东大学站正在施工中,距离教职工住宅最西侧楼体大约80米的距离。轻轨建成通车后,青岛校区将实现20分钟内直达青岛市中心城区。

目前学生出行最普遍的交通工具是公交车。2016年,为方便山大师生出行,青岛市公交672路、673路、674路、675路,以及即墨市公交136路开线运行,分别由山东大学公交换乘站开往汽车东站、惜福镇、国家深海基地、温泉街道办事处以及即墨北火车站,基本构建起以青岛校区为中心的一小时优惠换乘圈。以上五条线路与此前已开通的671路(问海路停车场-滨海大道科技路)形成初步覆盖蓝色硅谷主要区域的公交网络,乘客乘坐公交车可以与沿途的606路、609路、617路等近50条公交线路换乘,到达青岛主城区、即墨城区等地。

为方便师生来往青岛校区,学校也开通了交通通勤车:青岛校区至即墨火车北站,上午、下午各一个班次;青岛校区至青岛北火车站,每周日晚上,安排一个接站班次。此外,数条高速线路正在建设,建成之后,青岛和济南、威海之间将实现1小时快速连接。

附属学校,整体工作稳步推进

在教职工住宅区西侧,有一片正在施工的工地,这里是山东大学实验小学、幼儿园(青岛)项目一期工程。5月份,山东大学实验中小学幼儿园(青岛)暨青岛蓝谷中小学幼儿园签约仪式举行;日前,山东大学附属中学发出实验小学(青岛)招生摸底公告,山东大学幼教服务中心发出实验幼儿园(青岛)招生摸底公告,对青岛校区教职工子女小学、幼儿园入学情况进行招生摸底。总体来看,附属学校整体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山东大学实验中小学幼儿园(青岛)项目选址于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鳌山卫街道,小学、幼儿园位于山大北路以南,莱青路以东,占地面积5002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3278.3平方米;中学选址及面积由青岛蓝谷管理局根据实际办学需要予以规划和明确。

目前,幼儿园基础建设已接近尾声,初步计划设置15个班级,办学主体、办学模式、设施设备、师资及管理人员配备等基本成型,初步完成了青岛校区幼儿园中华传统文化课程、食育课程、蒙氏课程、早教课程等特色课程的研发,文化建设工作也提前同步到装修环节,此后将进入设计和选择教具阶段。

小学规划建设三座教学楼。经过协商,今年小学一至六年级各招一个教学班,优先满足山大子女上学。目前,小学部师资及执行校长已经选定,小学设施设备采购正在稳步进行。山大附中校本部将派部分优秀管理人员和骨干师资负责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山东大学实验小学(青岛)、济南山大附中校本部、山大辅仁学校、山大附中奥体中路学校四校,将采用一体化教研机制,通过网络教研、定期交流培训等方式,使山东大学实验小学(青岛)尽快建设成为办学特色鲜明、教学质量国内领先的名校。

小学、幼儿园的建设和设施配备工作将于2017年6月底之前完成;初中、高中的校园建设和设备配备工作于2018年6月底之前完成,以保障2018年秋季开学使用。

走出校园,感受不一样的风景

校园之外,山大师生还能欣赏到别具海滨特色的风景。首先便是校园东侧沿海1.5公里长的滨海公园。全国唯一一所拥有滨海公园的高校,这样一个定位让不少山大学子颇以为豪。

滨海公园总面积约59.5公顷,目前一期项目已完工。滨海公园二期包括山大东路以东至海边,占地518亩,沿海岸线长度约2400米,主要建设海堤工程、绿化工程、硬质景观工程、建筑工程、水景亮化工程、雕塑与景观小品工程、智能化系统工程等,目前正进行景观工程和海堤工程施工,2017年2月开工,预计2017年年底竣工。

校区周边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除了大家比较熟悉的崂山、即墨古城,还有港中旅旅游度假区、即墨最高峰四舍山,以及鹤山、双星山、天柱山,等等。

青岛校区周围还有不少“高大上”的邻居。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与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并称蓝色硅谷核心区的三大支柱。2016年,蓝色硅谷核心区新引进国土部青岛海洋地质调查研发平台、国家海水利用工程技术研究(青岛)中心等“国字号”重大科研平台2个,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蓝谷研究院等国家级海洋科研平台也已成立。


近期,天津大学青岛海洋工程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青岛科技园、中央美术学院青岛大学创业园、四川大学青岛研究院、同济大学青岛研究院、吉林大学青岛研究院等十余家知名高校先后落户蓝色硅谷。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将与各兄弟高校一起耕耘在这片沃土之上,也将在相互交流借鉴中共同成长。

不设围墙,一所大学与周边居民的相交相融

青岛校区的启用,是山东大学对58年前办学历史的回溯,重回青岛的山大也在慢慢适应全新的青岛文化。山东大学校长张荣曾说,要把山大文化传播到地方,也要把地方的优秀文化吸收到山大。对青岛校区来说,与当地文化相交相融的过程,是大学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一环。

青岛校区西门正对着的是东里村,这是当地与山大接触比较频繁的村庄之一。这个有着400户1200人的村子,曾在山大建设中被征地1357亩,目前村里仅剩100亩地。村支书王洪江说:“山大的事儿,难度再大、困难再多,也要支持。”对于山东大学的落户,当地村民无一例外都很支持。村民王正学告诉记者,山大是一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高等学府,“我们从心底里欢迎山大的到来,这是个好事。”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尤其是2016年正式开学,青岛校区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也在发挥着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村民刘克林之前以种地为生,主要是花生、地瓜、玉米等当地农作物,现在改为从事装修、经营旅馆,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据王洪江介绍,东里村村民去年年收入翻了一番,鳌山卫街道办2016年财政收入也突破了四亿大关,而往年一亿目标都很难实现。山大与当地,双赢效益逐步显现。

与周围老百姓聊天,大家最常说的就是:“与山东大学做邻居就是好”“大学的事儿,不是小事儿”“大学这个环境好,老师、学生素质都很高”。而校园不设实体围墙、代之以绿化带和花刺篱的做法,更是让当地人感受到了山大文化的亲切与包容。山大这所高等学府,揭下神秘面纱之后,在当地自成一道风景。

目前,青岛校区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相关学院、科研机构的整体搬迁,二期建设马上也要启动,这样的形势与任务第一时间传递到了周围村民身上,他们也在积极准备着。各村都建立了联防机制,内陆、海滨派出所24小时在青岛校区周边巡逻,各社区党委还准备配备协警,加强安保工作,与山大保卫处的校内力量相配合,一起守护青岛校区这方共同的净土。


相关链接

“青岛校区搬迁”系列报道之一:校园环境篇

“青岛校区搬迁”系列报道之二:人才队伍建设篇

“青岛校区搬迁”系列报道之三:人才培养篇

“青岛校区搬迁”系列报道之四:合作发展篇


【供稿单位:宣传部 新闻中心    作者:刘婷婷 黄敏 王芝媛 郑文君    摄影:杨云雷 李雍珩 张丹丹 刘婷婷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寄诚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