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文史哲》杂志创刊70周年之际,2021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给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界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和努力目标:“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
梳理与总结《文史哲》七十载办刊历程,它的风格或者说是特色主要表现于如下几个方面:学者办刊,编学互长;延揽大学者,扶植小人物;倡导新方法,研究新学术;关注学界动向,引领学术潮流;立足本土话语,放眼世界文明。而所有这些做法,用一句话来表达,那就是致力于以古典人文学术为特色和风格的品牌化建设,以期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学术期刊虽然不同于一般企业的产品面向自由竞争的市场,但在某种意义上,它也是商品,也要面对同类商品之间的竞争。只是,它有其特殊的商品属性,不以销量和盈利为目标,而是以发表精良的学术成果来赢取读者,推动学术进步。因此,作为学术期刊的拥有者和生产者来说,同样也需要重视品牌建设。但凡在学术期刊市场竞争中始终居于有利地位的学术期刊,无不高度重视品牌建设。
品牌不仅仅是指期刊的名称和名头等外在形式,还传递着期刊的内涵、特色、风格等信息,以及办刊人的理念、品位和境界。期刊的内涵也就是内在质量,是支撑期刊品牌的最为重要的因素,某种意义上是唯一因素,主办单位等是第二位的因素。为什么这样说?事实已经证明,一流的高校不一定办得出一流的期刊;二三流的高校也不乏办出一流期刊的案例。历史学家杜兰特有言:“个人的明智,来自于他记忆的连续性,团体的明智则需要其传统的延续。”对于期刊建设而言,此话同样不乏启迪。只要狠抓内容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且坚持对于既定风格的代际传承和接续,辅之以专题栏目的策划和组织,假以时日,必定会创出富有学术甚至社会影响力的品牌。
特色是什么?我的理解,就是“不可取代性”。没人能够无视或取代你的存在,就是最根本的特色。就此而言,所谓特色化建设,就是从期刊的风格定位、内在质量,到选题策划、栏目设计,无不朝着“不可取代性”的方向进行主观努力的过程。循着这样的轨迹去努力了、实践了,期刊特色的形成,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以期刊的独特优势和个性为内核的竞争能力。在办刊理念上,它主张进行以主打栏目为核心的“归核化”经营,即以主打栏目为轴心的同心多元化经营。由于同心多元化以主打栏目为轴心,因此,它比“无关多元化”即毫无特色的栏目拼盘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它主张各期刊依据自身优势,在“学术市场”引导中进行差异化分工,各自培育不同于他人的优势栏目,进而形成个性化的核心竞争优势;它主张期刊间的竞争从盲目的、雷同化的死磕,转向理性的、以差异分工为基础的个性化竞争,以个性取胜,以差异取胜。
此外,应坚持的另一个“差异化”做法,就是坚定不移地走一条不为时风所动的厚重办刊之路。学术含量的高低和学术功力的深浅一直是编辑人员取舍稿件的基本尺度。在此一方面,学术期刊的最高追求,应该是希望它所刊布的作品,能更多地进入未来的学术史之中。所以,学术期刊既要引领学术潮流,又不能追风猎奇,不能搞那些短平快的东西,不能走哗众取宠的捷径。刊发在学术期刊上的文章,当然希望能被更多地转载和引用,但并不应被影响因子所左右,甚至被牵着鼻子走。办刊目标实际上只有一个,那就是谋求在学术史上留下自己的痕迹,以推进学术的繁荣发展。就此来说,所谓量化评价指标的诸要素,真正有利于学者沉潜于学术研究的判定指标,不是“即年指标”,不是“两年影响因子”,更不是“被引总频次”,而是判断一本期刊所刊载内容之历时性价值的“被引半衰期”。因为它衡量的是一本期刊或一篇文章的历时性或历史性价值,它鼓励作者“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而不是着意于一时的喧嚣。在此意义上,作家残雪之于伟大小说作品的看法,同样值得学者、办刊人和有关评价体系的参与者深思:“我心目中的伟大作品,是那些具有永恒性的作品。”即这类作品无论经历多少个世纪的轮回,依然不断地得到后人的解释,使后人产生新感受。就读者的数量来说,这类作品不能以某段时间里的空间范围来衡量,有时甚至由于条件的限制,一开始竟被埋没。但终究,他们的读者远远超出那些通俗作家。
注:原文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