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校史一页 > 正文

《励学》:一颗深埋于山大文化沃土中的珍珠

发布日期:2023年04月28日 16:43 点击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创刊于1933年的《励学》,历经两代传承、三次发展,文脉赓续、与时偕行。自2013年8月,在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师生精心呵护下,《励学》秉承“守先待后,斯文在兹”理念,践行“励精笃志,学究天人,培育新秀,阐扬文化”宗旨,在文学、史学、哲学和民俗学领域中,深耕不辍,以自身力量助推学术的发展。

在山东大学,有一颗深埋于丰沃文化土壤中的珍珠——《励学》,几经沧桑却文脉相续,历经九秩仍风华正茂。“两代《励学》,一脉相承,三次发展”“守先待后,斯文在兹”——凝聚岁月积淀的温润和光芒,涵养生生不息的精神和文化。

文脉悠悠 阐扬文化

1933年,国立山东大学创办了学生刊物《励学》,收录师生论著,鼓励思想争鸣。当时的山东大学名家云集,许多硕学之士对学生办刊寄以厚望,并给予了诸多支持。《励学》创刊号由时任校长赵太侔亲自作序,“希望同学们努力使这刊物负起阐扬文化的使命”;赵太侔、游国恩、萧涤非、任之恭、汤腾汉、李珩等诸位先生热情赞助支持《励学》;老舍先生曾亲自帮助审阅修改文章;童第周先生和时为学生的臧克家都曾在上面发表文章;傅斯年先生对所刊发文章曾给予褒奖。《励学》作为半年刊,以其高质量的文章和广阔的学科视野受到海内外学术界瞩目。该刊在国内各大书局均有代售,与当时的《科学丛刊》(1933年创办,共出2期)、《文史丛刊》(1934年创办,共出1期)、《刁斗》(共出2卷6期)等刊物齐名;美国华盛顿国会图书馆曾致函励学社,全份订购该刊。然而,时局不靖,风雨飘摇,蓬勃发展中的《励学》出版7期后停刊。

2003年,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成立后不久,以“承续学术传统,倡扬思想创新,培育栋梁之才,重铸山大形象”为办刊精神,对《励学》复刊。时任文史哲研究院院长、史学理论家王学典特撰了发刊词。至2010年,《励学》在七年间共出版14期,2011—2012年因故停办。《励学》虽暂时停办,但幽幽墨香犹在学子笔尖萦绕,学术传承之花已悄然含苞。

2012年1月,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含原文史哲研究院)整合组建完毕,时任学院党委书记巴金文主张恢复《励学》办刊。儒学高等研究院学子对《励学》也充满眷恋,吕晓钰就是其中一位。《励学》似名师,如良友,陪伴他走过硕士三年。已经开始攻读博士学位并担任学院第一届研究生会主席的他,阐扬文化的使命始终铭刻在心。2013年3月,学院委派第一届研究生会负责《励学》再刊工作,吕晓钰成为主要负责人,并担任新《励学》主编。在学院领导、老师们的鼓励支持下,3月12日,《励学》编辑部召开成立大会,有关工作正式展开。

《励学》文脉悠悠,底蕴深厚,对其产生、发展史作准确深刻地理解、把握非常必要。新《励学》编辑部明确把厘清《励学》历史作为首要任务。从学校图书馆到档案馆,从学院网站到往期《励学》,再到各种期刊史著作……几经周折,《励学》发轫、辉煌、沉浮到复刊的历程终于梳理清楚,汇入《两代〈励学〉,一脉相承,三次发展》一文(有关内容发表于《人文天下》2015年第16期)。文章认为:“国立山东大学1933年12月创刊的为第一代《励学》,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2003年6月复刊的为第二代《励学》,2013年儒学高等研究院再刊的新《励学》可谓《励学》的第三次发展,它与第一代《励学》一脉相承,更是第二代《励学》的直接发展。历史总是惊人的巧合,从第一代创刊到第二代接续再到2013年恢复办刊,恰恰是经过了70周年和80周年。两代《励学》的80年,是薪火相传的80年,也是传承历史的80年。”八十年沧桑砥砺,源流分期一目了然,这一次梳理总结对《励学》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接过山东大学先辈的文化火炬,接下来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对新《励学》进行恰当定位。王学典教授时任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很少有空暇,但仍专门抽出半天时间接受吕晓钰等人的学术专访,交流他对学院、《文史哲》和《励学》发展的理解,并建议将“守先待后,斯文在兹”作为新《励学》的办刊理念。虽已过近十年,当时谈话的场景,吕晓钰仍记忆犹新:“王老师传递了这样一种声音——学院、《文史哲》全力支持、指导我们开展《励学》再刊工作。”在集思广益之后,新《励学》同时确立了“励精笃志,学究天人,培育新秀,阐扬文化”的办刊宗旨,并将办刊理念和宗旨作出区分:理念当为使命指引,宗旨更重具体落实,既体现文脉传承,又指导未来发展。吕晓钰说:“‘守先待后,斯文在兹’展现了青年学人的大气魄、大担当,是办刊理想的高标。‘培育新秀,阐扬文化’这句话,从创刊至今仍具有巨大生命力,这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要求,也是我们办刊的头等大事。‘励精笃志、学究天人’,是我们对《励学》定位的重新概括。同学们具有公开发表潜力的论文,在《励学》上先行刊发,一方面有利于文章在小范围的学术共同体内接受‘检阅’,另一方面有利于作者按照正式刊物的程序提前‘演练’。”

《励学》再刊的首期是创刊八十周年、复刊十周年纪念特刊,校内外其他学生刊物、友好单位纷纷表示祝贺,编辑部也收到了院内老师们亲笔题写的寄语。学院延请了许嘉璐、庞朴、王学典、杜泽逊等诸位知名学者、教授担任刊物学术顾问。当时处于病中的庞朴先生,因身体原因已无法使用毛笔,仍坚持用签字笔写下“励学”二字,对后辈学人给予支持、鼓励。这张“特殊”的题词与老师们的寄语一起,被刊印在新《励学》特刊上。特刊封面上“励学”二字沿用了1933年《励学》的封面字体,昭示着新一代《励学》师生团队“为往圣继绝学”的担当与追求。2013年8月,凝结着师生心血的新《励学》(“复刊十周年特刊”)诞生,自此《励学》的发展翻开了崭新一页。

学术立本 师生互动

新《励学》生长于儒学高等研究院,“学术”和“师生”可谓办刊过程中的两大关键因素:师生创办《励学》以搭建学术平台,《励学》联系师生以推动学术交流。不同于综合性杂志的包罗万象,《励学》专注于刊登文学、史学、哲学和民俗学的学生习作,在学术沃土中默默耕耘半亩方田。

《励学》栏目的基本设置如下:每期开头为一篇关于学院教授的专访,涵盖受访教授的成长经历、研究方向、治学经验等,通过对学者的深入介绍,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学者风范,感悟科研真谛,引向探寻真理的“桃花源”;设置文学、史学、哲学和民俗学四大板块,分别刊登各自领域的学术论文(3篇左右);同时,《励学》严谨而不失活泼,四大板块后专设文艺板块,刊载师生们的随笔、诗歌等文学创作,如一曲悠扬的旋律为杂志平添许多诗情画意,也为每一期《励学》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作为学术成果展示的平台,《励学》为学术论文得以打磨、完善提供了契机。对这本学生刊物,儒学高等研究院团委书记王敏概括其意义:“同学们写了论文,不知道自己的论文是什么水平,直接向外投稿难免被拒,他们很需要一本规范的学术刊物作为平台,把论文先放上去与师友同道探讨,自己也有了论文发表的体验和经历。”向《励学》投稿后,“相关专业的编辑会与作者交流讨论,在文章的结构、材料、格式乃至选题热度、具体行文上提出一些建议,认为达到了在《励学》上发表的程度”,就可以见刊了。在每期刊印后,编辑部会向作者和每个年级宿舍分发,同时将电子版投递到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的邮箱中。由此,这些文章常常引起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讨论,对于作者进一步完善论文、向各高水平期刊投稿大有裨益。儒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生韩博韬在岳云鹏等艺人相声走红之际,对这一文化现象进行分析,撰写了《岳云鹏式的矛盾:传统的生活与“非传统”的相声》一文,发表在《励学》2021年第1期民俗学板块上。该文紧扣时代热点,见刊后便有老师、同学向他提出修改意见;经过完善,发表在一本隶属于C刊扩展版的杂志上。

再刊的《励学》,得到了老师们一致称赞。王敏告诉记者,研究科技哲学的马来平教授对《励学》非常认可,每期必看;他尤其重视《励学》推动的思想碰撞及文章修改过程,经常劝勉学生们“好论文是反复修改出来的”。在每年毕业季,当期《励学》都会刊载老师所写的毕业祝福;征集毕业寄语时,也常能听到老师们对《励学》的高度评价。另外,在每年研究生评奖评优时,奖学金评审委员会阅读学生刊发在《励学》上的文章后,表示这些稿件总体质量较高。

《励学》贴近师生,还在其编辑部的架构安排上有所体现。《励学》主编是高年级博士研究生,编辑们都是本院硕博研究生,编辑部隶属于儒学高等研究院研究生会,与研究生会下辖的学术部多有互动,既能更好地吸引新生力量加入,又便于学术工作顺利开展。

与时偕行 守先待后

自《励学》创刊至今已近九十载,这本以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为主要内容的校园刊物,既不乏历史的厚重感,也有着时代的新鲜气息。

每一期新《励学》,背后都饱含论文作者的刻苦钻研和编辑部的精心打磨。每篇稿件先由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编辑进行审核,依据专业水准择优入选,再由编辑们交换审阅,刊发前确保至少经过三次校稿,在每一个细节上,牢牢把住学术质量关。《励学》现任主编、儒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生曾力,在硕士阶段曾是刊物的作者,也参与过《励学》编辑工作,做主编后,这一经历让他更快适应了新的挑战。

文质兼美,方为大成。《励学》的新意也体现在封面设计上,从复刊、再刊直到今天,每一期《励学》封面都精心构思、别出心裁。如2021年第2期封面上建党百年、建校百廿的设计元素十分醒目,加之配色古朴典雅,令人印象深刻。

《励学》的创新,离不开与本院期刊的积极互动。儒学高等研究院有《文史哲》《民俗研究》等重磅期刊,也有《国学茶座》《节日研究》等专业刊物,形成了多元协同的期刊矩阵,《励学》有幸在其中,共享广博的办刊视野和丰沛的学术资源。2021年,在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后,《励学》编辑部召开会议认真学习重要回信精神,围绕“以《励学》为阵地,做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王敏告诉记者:“《文史哲》是《励学》样板和精神引领。另外,《文史哲》杂志是专家办刊,几乎所有编辑都是学院里的研究生导师,《励学》的‘小编’许多是他们的学生。”因着深厚的渊源,《励学》得以具有了难得的独特优势,也努力对标《文史哲》,以自身力量协助推动学术的发展。随着影响力扩大,《励学》开始了与校内外杂志的互动:曾经为《节日研究》《山大研究生学志》等刊登约稿函;2021年,《励学》与《人文天下》杂志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励学》有许多文章陆续刊发在《人文天下》上。

新《励学》走过了九年光阴,也有一些亟待提高的地方,如影响力仍需扩大、稿件质量尚有较大提升空间等。“走出去”是几代《励学》人的共同愿景,言及对刊物的期望,曾力说:“加大宣传力度,希望我们在征稿的过程中可以更多地把《励学》推广出去,让更多外校读者知道我们的刊物。”阐扬文化,交流思想,深耕学术,面向未来,是《励学》发展的应有之义。

巴金文在新《励学》卷首语中说:“《励学》的再刊,旨在砥砺学子的学问。” 观《励学》再刊后的九年光阴,实可谓功不唐捐。作为学生刊物,既当有“会当凌绝顶”的大展鸿图志,也应具“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矻矻治学心。

于纷繁复杂的现实里把握本质,于卷帙浩繁的书卷中辨章学术,《励学》所做不是一时一地的学问,而是沉潜积淀、久久为功,栉风沐雨、嘉惠士林。

注:原文刊载于《山东大学报》2022年第13期第02版


【供稿单位:山东大学报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李真真 蒋晓涵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