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日记头条 > 正文

学生

电针促进记忆擦除的分子机制实践队成员 薛明阳

薛明阳

发布日期:2022年08月29日 20:13 点击次数:

“我可真是把大学过的和高中一样。”我常常这么自嘲。不爱出门活动的我以为我一直要过像高中一样不停学习的生活了,但是没想到我能进入实验室、学习实验技术、甚至帮助前辈们进行实验,现在我会这么说自己:“大一过得真是值啊!”

进入实验室的那一天,我满怀忐忑与期待。即使穿好实验服、戴好手套和口罩,我也依然能闻到那股并不好闻的小鼠的味道。自那天起,我从灌流开始学习了一部分实验室的相关技能,也为这次课题奠定了基础。

这天的实验内容是给实验鼠进行恐惧造模,我看着学长的实验记录本,每只小鼠的实验时间都很精确,但没想到的是,开头时设备就掉了链子。在空跑AFC程序时,设备不能给予声音刺激,再到后来,声音刺激的分贝值也不够精确,但是为了严谨的对照实验,我们将声音均设置到79—81分贝的区间内。到这时,我们已经超过了预计开始实验的时间。没办法,实验时间只能推迟,今天要晚点完工啦。

经过调整之后,我们重新设定了实验时间,每90分钟对一只小鼠进行AFC,看似90分钟的时间很宽裕,但是每次都要清理设备防止小鼠的气味等信号对下只小鼠产生干扰,还要空跑一次程序,确保声音刺激能够如预期进行,若程序出问题,我们也可以及时调整并再次确认程序。虽然是并没有太大难度的实验步骤,但进行起来确如此细致和耗费时间。除了对于设备的调整,实验期间对于小鼠的转移也是需要控制变量,这一点也是我很难做好的一点。由于小鼠进行的是声音刺激,所以在调试设备过程中的任何声音都会对小鼠产生干扰。就这样,我们努力调试着程序、控制着变量,完成了对四只小鼠的恐惧造模。

虽然上述描述的过程十分繁复,但我作为一位初入实验室的小白非常乐在其中。同时,我认为保证实验的严谨,对生命保持敬畏是每一位医学生进行实验的准则。


【供稿单位:公共卫生学院    作者:2021级本科生 薛明阳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张辰萌 王莉莉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