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山大人物(旧) > 学生 > 正文

蔺海洋:跨越粼粼海洋,守望科研梦想

发布日期:2019年12月19日 16:31 点击次数:

编者按:近日,2019年度山东大学“学术之星”评选结果揭晓。该奖项的设立旨在激励学校研究生开展原创性和引领性科学研究,争创国际一流的科研成果,进一步推动“学术兴校”发展战略和学校“双一流”建设。其评选结果充分体现了目前学校研究生的最高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每年全校不超过十人获此殊荣,你将在这里见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风景。山大视点网站山大人物栏目特推出2019年度山东大学“学术之星”系列报道,以鼓励广大学子志存高远,追求卓越,求真务实,在科研创新道路上砥砺前行。

大洋彼岸的美国哈佛大学中,有一名中国项目组的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他怀着对学术的赤诚和热忱,在异国他乡矢志求学,朝着他的科研梦不懈努力,他便是蔺海洋。在刚刚落下帷幕的2019年度山东大学学术之星的评选中,蔺海洋凭借优异的科研成绩脱颖而出。

蔺海洋,中共党员,山东大学热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2015级硕博连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多能互补系统中的能源流协同优化,目前在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进行联合培养。曾获山东大学十佳班长、山东大学本科生国家奖学金、山东大学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山东省优秀毕业生、ICEEE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瑞典Gustav Dahl Scholarship最高额奖励资助等荣誉。目前发表SCI、EI收录论文16篇。

求学之路:凡我在处,便是山大

蔺海洋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不止一次提到“凡我在处,便是山大”,这八个字与蔺海洋的求学之路紧密相连,展现了这位身在海外的山大人在学术逐梦路上的脉脉温情。

作为一名本硕博都在山东大学的学子,蔺海洋对母校怀着深厚的感情。但是谈到缘何踏上科研道路时,他坦言起初本没有投身于科研工作的想法。“在2011年9月本科刚入学的时候,我的目标其实是尽快完成学业到社会上历练一番。”蔺海洋说。

真正让蔺海洋叩响科研大门,则要从本科时参加的一次学术竞赛说起。“参加节能减排大赛让我开始对科研产生兴趣,否则现在我可能已经是一名公司白领了。”蔺海洋忆起当年在人生道路上做出的关键选择,颇为感慨。参加比赛时,他致力于开发一种新型除尘器优化设计的逻辑编程和3D可视化建模,这对于没有相关经历的蔺海洋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为了顺利完成任务,他在自学中屡克难题,也发掘出了自己对于科研的好奇心。“科创比赛时求知探索的过程开始吸引我,让我从被动学习的状态转变为主动学习状态。”蔺海洋如是说。

自那次比赛之后,蔺海洋的心中燃起了对学术研究的兴趣。本科毕业后,他选择读研继续深造。保研时,成绩排名专业第二的蔺海洋本可以选择到其他高校就读,但出于对母校难以割舍的感情和深深的眷恋,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留校,在程林教授领导的国际领先的热科学团队——热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继续深造。“从本科入学开始,我就与山大紧紧绑定在一起了,这份执拗和热爱带着我对山大的信心和对自己的期望,我坚信山大会带给我更多的惊喜。”回忆起当年的决定,蔺海洋至今仍然充满了自豪。

谈到母校给予自己的“惊喜”,更让蔺海洋感到幸运的是自己搭乘了学校国际化培养模式的“顺风车”,使自己能够在更为广阔的国际平台上成长,与更多知名学者对话,不断提升自己。如今,博士生联合培养的政策让他能够到哈佛大学进一步深造,探寻属于自己的科研领地。“正如蝴蝶震动一下翅膀,国际联合培养对于每位学子而言虽然是一次小的选择和改变,但参与其中会因为国际化的视野和多元思想文化的碰撞出现更多样、更精彩的可能。”蔺海洋评价。

漫漫征途:好奇心比论文更重要

蔺海洋的科研路走得并不平坦。

首先面临的是语言交流问题。步入研究生阶段后,蔺海洋在副导师孙锲老师的全力帮助下,经历了英语授课,文献阅读和书面口头报告等一系列“狂轰滥炸”般的训练,凭借自己的努力,比较快速地适应了新的培养环境。然而,这仅仅是挑战的开始,更大的不确定则来自于中西方教育理念的差异。在蔺海洋看来,联合培养最大的特点在于秉持的是一种自由甚至有些“散漫”的培养理念:一切研究全靠“自主”,很少有项目和课题的硬性要求,研究兴趣与研究方向需要自己挖掘。而导师的角色定位更像是同事,一起研究,共同进步,而非单纯的教与学。“教授培养我们的是独立的研究思维。”蔺海洋说。这种培养理念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科学性,但也让一向习惯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他有些无所适从。

正当蔺海洋为此苦恼时,丁肇中先生的一席话却在无形中启发了他。由于山东大学热科学团队十多年来一直深度参与丁肇中教授主持的阿尔法磁谱仪(AMS)项目,蔺海洋有机会多次聆听丁肇中教授的讲座。其中丁肇中先生多次强调的一句话让他记忆犹新,那便是“好奇心比论文更重要”。“丁先生在历次讲座中都强调‘好奇心’,当我们自发地对世界拥有求知欲和探索欲时,这种探索未知的好奇要比发表论文的可视目标更能带来持久的精神动力。”蔺海洋说。

于是,在研究生阶段的初期,尽管周围的同学已经陆续有成果发表,蔺海洋仍然选择沉下心来,先大量阅读文献,找寻研究兴趣点。同时,由于城市能源系统转型这一研究方向的跨学科特性,在阅读过程中还需要兼顾多学科知识的汇总学习与交叉应用,这也让他下定决心先做好知识的积累,再继续在学术上进行深入探索。

渐渐地,厚积薄发成为蔺海洋的一种思维和学习习惯,让他在整个求学过程中都颇为受益。2017年春天,为了定下具体的博士课题和写作方向,原本计划每周找导师讨论交流2次的蔺海洋,却整整“失踪”了两个月。期间,他每天沉浸在图书和文献中,一边学习一边修改研究方案。两个月后,当蔺海洋带着一份详实的研究计划再去拜访导师,内心显得波澜不惊,成竹在胸。“尽管这项研究计划的细节仍需要不断修改,但是结合了前两年研究生活的沉淀,是属于我的独立的思维果实”蔺海洋说。

深厚的积累,随之而来的也是可喜成果的不断涌现。同样是在2017年,蔺海洋不仅顺利通过了论文开题,还受邀到ICEEE国际会议作报告,论文获评为“最佳论文奖”(Best Paper Award)。“最佳论文奖不仅仅让我倍感惊喜,更是使我坚定了研究道路与方向。”这份荣誉所承载的肯定与认可,给予了蔺海洋继续披荆斩棘的勇气。

目前,蔺海洋收录在SCI、EI中论文已有16篇。但在他看来,文章在精不在多,对于研究成果的精益求精始终是第一位的。事实上,蔺海洋参评此次“学术之星”的三篇论文,每一篇从定题到发表都经过了一年以上的时间雕琢。“在初稿完成到投稿之前,论文往往在自己组内会修改三到四次,修改时间持续半年以上,相比于期刊的审稿周期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经过组内批评和修改后的论文在后续投稿中面临的压力会小很多。”蔺海洋总结道。

如今,保持好奇,主动大量学习已经内化在蔺海洋的生活点滴之中。“主动学习,建立独立的科研思维。多阅读,保证足够的前沿知识摄入量。多沟通,防止自己陷入死循环,创造更多的思维迸发点。”谈起做科研的经验,他总结了自己的“金科玉律”。据悉,蔺海洋截至目前存有记录的已阅读英文文献一千三百余篇。“三分之一时间阅读,三分之一时间交流,三分之一时间写作”是对博士生的要求,在他看来,现阶段的自己只能算勉强及格,未来的科研路还有更多的目标等待他去征服。

学术逐梦: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当初选择多能流协同优化作为课题时,我就已经做好了准备,因为我始终相信‘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回首学术逐梦之旅,蔺海洋更多的是一往无前的豪情。2018年,蔺海洋赴瑞典进行交流学习。本科期间,蔺海洋做过班长、能动学院学生会副主席,也曾担任过学校青研会副主席、红色理论联盟副主席等,积累了丰富的学生工作与交流经验。在瑞典学习期间,在完成原定研究计划的同时,他也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不断深化博士课题研究。在与不同领域专家学者的交流过程中,蔺海洋最突出的感触便是,跨学科研究不仅是简单的知识面拓展,还需要与各领域专家开展实际合作,发挥多学科优势,而非在自身学科领域中闭门造车,或者只是与其他学科简单交叉。“因此我萌生了到国际顶尖的跨学科研究团队中交流学习的想法,即使面临学业延期的风险,也要把选择的研究方向做得明明白白。”蔺海洋的想法异常坚定。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系列申请程序,蔺海洋顺利拿到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的邀请信,并于今年八月成为Harvard-China研究团队的一员。项目从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角度为社会各层面政策的制定和创新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撑,以应对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面临的重大问题。“作为这个团队二十多年来第一位来自山东大学的成员,一方面是幸运与机遇,一方面是责任与挑战。”蔺海洋的语气中透着自信与勇气。

虽然在美国求学,但是对蔺海洋而言,目前的生活和学习状态跟在国内没有太大区别,每天12个小时的工作和学习时间异常充实。他感到团队之间更像是同事,而非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很多上年纪的知名学者依然每天准时上班奋斗在科研的一线,你可以随时和他讨论问题。”在他看来,这样一种积极宽松的研究氛围有助于找到科研的初心:“论文不是研究的目的,而只是交流的工具,没有成果导向的压力。在更纯粹的科研求知导向下,我的科研道路也变得更加清晰。”

118年前,《山东大学堂章程》就提出:“公家设立学堂,是为天下储人才,非为诸生谋进取;诸生来堂肄业,是为国家图富强,非为一己利身家。”对身处异国他乡的学子而言,心中最难以割舍的还是对祖国的感情。在蔺海洋看来,求学不是为了学子的私利,而当是为了国家发展。“多能流的综合利用研究在近年来设立了多个国家重大专项,是当前国家能源战略发展的关键一环。希望我可以快速成长,能在哈佛大学丰满自己的羽翼,也为校际的学术研究搭建桥梁。”蔺海洋已经把目光放到了不远的将来。

过往的光环已成为往事,对蔺海洋来说,科研的大门一旦打开,就像踏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永远不会关闭。作为一个始终拥抱好奇的科研追梦人,纵然要跨过粼粼大海,他也不曾畏惧。无论身在何地,他身上那一抹山大人的底色始终如一。


【供稿单位:宣传部    作者:窦皓    摄影:资料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何元航 谢婷婷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