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山大人物 > 青年教师 > 正文

李春阳:默默努力下的坚持与成长

发布日期:2017年04月27日 13:49 点击次数:

走进李春阳的办公室,电脑屏幕上、打开的教材里,正显示着形态不一的组织切片,也清楚显示着李春阳的教学课程,与组织胚胎学有关。

李春阳,2009年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5年博士毕业于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同年入职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从事肿瘤或病毒感染过程中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调节的相关机制研究。

   

最近,李春阳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成为山东大学首个获此殊荣的青年教师。或许,他还没有著作等身,没有成长为知名的学术大家,但我们依然想要走近他,走近这位普通的青年教师,去了解他的成长,他的困惑,以及他的坚持。

教学,跨专业的改变,默默努力

李春阳本科学的是生命科学专业,博士方向是免疫学。刚回到山大的时候,因为科室人员紧缺,再加上医学类知识有交叉相容的地方,学院便让他担任组织学与胚胎学这门医学基础课的老师。

虽然几个学科有交叉相融的地方,但其间的差异还是让李春阳一开始有些“犯怵”。“《组织学与胚胎学》,我之前没有接触过这门课,应该教什么、怎么教,起初完全没有想法。”说起曾经的迷茫,李春阳侧头摸了摸额头,握住拳头放在嘴上,轻轻叹了一口气,继而他又说:“但是,一切都应该有新的改变,不是吗?”

在李春阳看来,本科是重点打基础的阶段,现在的学习是为了以后有更开阔的视野,这时候的老师一定要踏实教学,严谨再严谨。李春阳放下已有的经历与现在的身份,以一个学生的心态重新开始,拿起《组织学与胚胎学》课本,认真钻研。

他默默努力着,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在自己的课堂收获知识。他认真研究其他老师的教学视频,一个视频能看上三四遍,一边看一边记记划划,遇到好的教学要点更是会认真记下来。教研室全体老师也对他的每次试讲内容提出意见,使他能够尽快进入教师的角色。“为了避免课堂上说一半卡壳的尴尬,一节课我要花上一周时间做准备。”李春阳重视课堂效果和反馈,每次上完课,他总要向同学们询问教学意见、建议。

在李春阳的办公桌上,那本《组织学与胚胎学》封面已经泛黄。透过这本教材,或许能看到书主人一次次的翻阅、一次次的求证,以及他简单的想要上好这门课的决心。李春阳的同事刘尚明老师这样形容他:“认真刻苦、热心负责,几乎天天(包括节假日)都待在办公室,每天工作到很晚。”基础医学院2016级研究生彭加丽跟着李春阳做实验,她说:“李老师是个对待工作非常认真的人,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他能保质保量却又不拖泥带水,科研思路十分清晰,对待学生也十分友好。”

由于李春阳的良好表现,教学组决定让他继续担任组织学与胚胎学这门课的老师,他也由原来只讲三章内容渐渐增加了教学任务。李春阳的努力没有白费,他用事实证明了自己。“虽然不知道我做得够不够好,但是我在尽力,希望这门课能让同学们真正有所收获。”李春阳说,即使自己的努力只能改变一个人,这也是他的成功。“如果有那么几个同学,曾被我的课堂所影响,以后为国家作出更大贡献,那将是作为高校老师的我能得到的最好荣誉。”

李春阳不只是关心同学们的学习,同时也关心他们的生活状态。“现在已经大一下学期,开学也有一段时间,但是在一些同学脸上还是能看出他们的迷茫。”李春阳说起自己观察到的这个情况眉头紧锁,似乎担心语言表达不清楚,他用手比划着说:“这让我有些担心。”

对于同学们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李春阳认为大家要学会适应与调节,一如他对待自己的态度。李春阳研究生阶段在中科院上海生化细胞所度过,初回母校工作,科研环境的改变曾让他小小失落过。面对变化了的客观情况,他认为首先应该自己做出改变,无论在哪里做研究,都应该细致认真、脚踏实地做好手上的每一份工作。他希望学生能和当初的自己一样,尽快调节好情绪,相信自己,好好努力,不再迷茫。

科研,尽力而为,做好自己每件事

李春阳认为,任何人总会在一定阶段面临一定压力,这种时候,关键要做的就是,“谦逊、低头,做好自己每一件事”。

高校无一例外都对科研工作有定性要求,青年学者往往会遇到这方面的难题。面对科研压力,李春阳的态度是,“当学生的时候有学习成绩压力,当老师的时候有科研压力也在所难免。”而作为应对,他则认为:“不要强求自己产出多少论文,尽力而为,不辜负自己。只要认真做自己的事情,一切都会有一个圆满的结果。”

李春阳在山大读书期间,就是“认真”二字的忠实实践者。“有些同学上课效率高,课余时间多,可以参与各种活动,我不是这样的人,课后我会选择待在图书馆复习课本,争取把每个知识点都弄清楚。”李春阳当然也羡慕那些把生活过得五彩斑斓的同学,但他更明白,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只有把学习这件事做好才能讲其他事。他说:“不仅是我,所有人都应该学会取舍,踏实一点生活。”

淡然的视角、超脱的心态,一定程度上也助推了李春阳的成长。2015年,他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第一位)身份,分别在国际著名期刊EMBO Molecular Medicine和PLOS pathogens上发表一篇研究论文,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项目1项、博士后面上项目1项。对于入选“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李春阳的态度一如既往的平静:“这个项目主要是针对在国内32岁以下青年科研工作者,而我的入选离不开学院刘树伟教授和学校的推荐支持。这实际上也显示了我们学校在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领域的强劲影响力。”

李春阳说,他只是一个普通教师、一个普通科研者,自己能做的就是,备课更认真一些,得到同学的认可;科研更钻研一些,完成自己的目标,让人生更有意义。

李春阳现在从事的肿瘤或病毒感染过程中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调节相关机制研究,在国内发展很快,有的方面已经超过了国际研究水平。李春阳非常相信国内研究实力,未来,他也希望自己能在这方面作出成绩。

记者手记:对话李春阳,他让人感觉很熟悉,因为他就是我们身边众多青年学者的缩影——努力勤奋、谦逊有礼、脚踏实地、积极上进。“我需要努力的方面还很多”,李春阳如是说。努力不止,钻研不止,做一个奔跑在路上的人。


【供稿单位:宣传部 新闻中心    作者:农静雅 王格    摄影:资料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亭亭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最新发布

新闻排行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您是本站的第:64104994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