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聚焦 > 正文

著名作家叶兆言做客“文学大讲堂”

发布日期:2017-03-10 15:43:04 点击次数:

  [本站讯]3月8日晚,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市作家协会主席叶兆言先生做客由文学院主办的“文学大讲堂”,以“我的文学道路——阅读与写作”为题与师生畅谈读书心得与创作经验。讲座由文学院院长郑春以及学院黄发有教授共同主持。
  郑春简要介绍了叶兆言与学院的历史渊源和亲切交往,并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阐释了其小说创作和人物随笔的独特内涵以及动人之处。他借用叶兆言的祖父,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一段话,告诉大家叶兆言是一位温和有趣的人,期待同学们能够与作家一同分享那些有趣的思想、经历和故事。
  讲座伊始,叶兆言首先谈到来到山东大学文学院,来到大学讲堂的心情和感受。随后从这些感想出发,他谈到对大学生活、作家写作及文学道路的个人体悟。他认为,大学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有两件,一为做学问,一为谈恋爱。所谓做学问,是指在大学里要学会“问”。“问”分两种:一是尖锐的、预设的“问”;二是虚心的、扎实的“问”。他以毛泽东主席当年提问许世友将军和古文老师编纂字典为例,认为第二种问法是学生应该养成的为学态度。第二件重要的事是学会“谈恋爱”,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男女之爱,是讲学生应该学会爱的能力。他说,我们习惯于接受爱而吝于付出爱,大学生活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学会对世界、对他人付出我们的爱。叶兆言强调,作家写作存在两种模式:其一是作家站在较高的位置,犹如牧师宣讲一般,对读者的思想进行引导;其二是作家与读者站在平等的位置,以作品中所体现的具有普遍价值的情感,深深地打动读者的心灵。他以鲁迅的《在酒楼上》,巴金的《憩园》、《寒夜》等为例,表明对第二种写作模式的欣赏与认同。接着,叶兆言回顾了自己的文学道路。他说,从年少时梦想成为一名拖拉机手,到进入工厂,再到考入大学并受到文学热的影响而开始创作小说。他的前半生是懵懂而又无畏的,最终从事写作是一个无心插柳的结果。而且,他的创作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从一个月发表五篇小说到五年一篇未发,沉重的挫折感反而使他的心志得以坚定沉稳,最终确立了他写作的人生道路。
  在随后的提问环节,同学们积极发言,叶兆言就如何看待先锋作家群、如何看待年青人的创作、是否把文字当成信仰、中文系是否培养作家等问题进行了风趣幽默的解答,鼓励有志于文学的同学们勇于尝试,敢于创新,耐住寂寞,书写自我。最后,黄发有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精彩的点评。
  此次讲座是文学院继邀请莫言、刘醒龙、克莱齐奥(法国)之后,举办的第四次“文学大讲堂”活动。讲座紧紧围绕着“追怀前辈、热爱文学、丰富生活”这一主旨展开,吸引了来自各学院的山东大学师生和校内外众多文学爱好者参加。
  叶兆言,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市作家协会主席。1974年高中毕业,进入工厂当过四年钳工。1978年考入南京大学,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80年代初期开始文学创作,其主要作品有八卷本《叶兆言中篇小说系列》,三卷本《叶兆言短篇小说编年》,长篇小说《一九三七年的爱情》、《花煞》、《别人的爱情》、《没有玻璃的花房》、《我们的心多么顽固》、《驰向黑夜的女人》,散文集《流浪之夜》、《旧影秦淮》、《叶兆言绝妙小品文》、《叶兆言散文》、《杂花生树》、《陈年旧事》等。其作品具有深沉的现实感、浓郁的人文情怀和厚重的知识底蕴,是学者型作家的典型代表人物。
\ \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文/曹馨心 王萌 图/张华艳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慧娟 思萱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最新发布

新闻排行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您是本站的第:64104994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