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近日,Rolf Mueller教授主导的山东大学和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国际合作研究在仿生声学领域有了新的进展,论文题为《耳朵形变赋予蝙蝠超声波束快速适应的物理机制》(作者:Li Gao,Sreenath Balakrishnan,Weikai He,Zhen Yan and Rolf Mueller)被国际著名学术期刊《Phys. Rev. Lett.》接收,其中高丽、何为凯、颜振是山大研究生,Sreenath Balakrishnan是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研究生。这是Rolf Mueller课题组近年来发表在PRL上的第四篇文章。
《Phys. Rev. Lett.》是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的简称,为美国物理学会主办的高水平的学术期刊,影响因子高达7.328(2010年数据),是物理类影响因子最高的学科内综合性期刊。
某些种类的蝙蝠能够以特定的方式改变耳朵形状,进而改变超声探测的探测目标。短短的十分之一秒时间内,这些蝙蝠可以将它们外耳形状的形态从一个极限变化到另一个。这种形状的改变直接引起了超声探测波束的质的变化。运用高速立体视觉和高分辨率层析成像技术的结合方法,当蝙蝠的外耳在极短时间内发生变化时,山东大学和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研究者们协作重构出了活体蝙蝠的立体几何外耳。在这些三维几何外耳的计算机分析结果中,研究者们第一次发现超声波束的特性与外耳的形态息息相关,外耳形态可以适应蝙蝠正在进行的不同探测任务。因此,马蹄蝠的耳朵形变可能是动物空间听觉快速适应性的基本方式。
a:耳朵形变过程中的照片,此为一个形变周期,中间照片形变最大
b:与照片相对应的重构的立体几何耳朵
c:由相对的立体几何耳朵计算机分析出的远场波束
【作者:Li Gao,Sreenath Balakrishnan,Weikai He,Zhen Yan and Rolf Mueller)被国际著名学术期刊《Phys. Rev. Lett.》接收,其中高丽、 来自:物理学院 责任编辑:红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