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蔡祥元副教授对陶渊明诗作的现象学阐释

发布日期:2017年12月29日 17:43 点击次数:

[本站讯]12月28日,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现象学与中国文化论坛第十八场学术讲座举办。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现象学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蔡祥元副教授作了“'闲'从何来?——陶渊明诗的阐释”的学术报告。现象学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李章印教授主持报告会。

蔡祥元副教授表明陶渊明是自己一直以来都很喜欢的诗人和哲人,他介绍了陶渊明的生平以及历来的文化名人对陶渊明其人其诗的评价,比如苏轼、袁行霈等等。蔡祥元副教授非常认可袁行霈教授提出的陶渊明实现了哲学与诗的交融的观点。他同时强调,陶渊明介乎儒道之间,在儒家和道家(孔子和老子)的思想中,都有倾向于对方(出世或入世)的那一面,这也意味着儒道之间有结合的缺口,而这种结合在陶渊明及其诗文中得到很好的展示,陶渊明并没有偏离儒者。蔡祥元副教授认为,海德格尔所关切的“诗意的栖居”,陶渊明也做到了,只是并没有予以哲学的思考和阐释。

在蔡祥元副教授看来,海德格尔对“无”的思考与陶渊明诗文中的“空无”有着极为深刻的亲和性。陶渊明自诩自己追求“闲”,并且通过回归田园而实现了闲,可以在陶诗中感到闲的悠然自得。陶渊明以志养气,以气化志。那么其志在何处呢?年轻时有四海之志,后来发现自己并不适合于此,又有了新的志向,就是在田园生活中回归于“闲”。这一转变表现了陶渊明对自己人生的思考,而陶渊明思考的东西是令人怀念的东西。陶渊明喜酒但不放纵,其所思所想融入时间之中,实现了与大化合流,能够以“哀而不伤”的心态对待自己与亲人的死亡,也正是对死亡的思考构成了陶渊明“闲思”的暗线。蔡祥元副教授认为,应该结合西方的哲学思考来理解陶渊明闲思的运作与发生的方式。在西方,克尔凯郭尔对死亡的有限性有着极为深刻的体验,并且认为只有信仰才可以突破有限性。海德格尔认为对死亡的基本态度是畏,畏是没有对象的,人在本真的畏之际有所决断,而决断之后人生态度就会发生转变,也就有了一个生存论空间的开启。用海德格尔的话说,陶渊明的生活和诗文开启了其有无动静之间的生存论空间。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谭明冉副研究员对报告作了评论,他认为海德格尔的死亡观与柏拉图对死亡的缺失理解有着紧密的联系,从缺失的视角能够有助于对之进行理解。他还与蔡祥元副教授就陶渊明的人生定位进行了探讨与交流。


【供稿单位:哲社学院    作者:姜慧博    摄影:丁振亚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思萱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