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陈坚教授论“孙悟空是‘佛系青年’吗”

发布日期:2017年12月25日 13:35 点击次数:

[本站讯]12月23日,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第24期“思想者”创新论坛在中心校区举办。哲社学院陈坚教授作了题为“孙悟空是‘佛系青年’吗?”的学术报告。

首先,陈坚教授阐释了“佛系”一词的由来。指出“佛系”一词来源于日本,是“犬儒主义”与斯多葛主义的当代翻版,并摘取《西游记》中美猴王自称“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的片段,认为未获得“孙悟空”这一名号时的美猴王是个标准的“佛系”青年,而“佛系”一词虽然有着现实社会背景,也有由日本传入中国的历史根源,但并不能成为个体人生及整体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随后,陈坚教授分析了《西游记》中蕴含的深厚佛学底蕴,讲述了须菩提赋予美猴王“孙悟空”这一名号的缘由及过程,指出“空”为佛学的核心内涵,“空”并非“没有”,而是“全有”。“缘起性空”的价值观是引领孙悟空妥善应对取经过程中诸多困难,进而由“佛系”青年变为“斗战胜佛”的重要引导思想。陈坚教授引用冯友兰先生提出的面对现实的正负方法,认为应对逆境需要走第三条道路,任何事情都是多面体,并非仅靠自身的努力所能完全应对,在竭尽全力的同时,更应着眼于社会大局,安住当下。

最后,陈坚教授从佛学的角度阐释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及“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等名言警句的深刻内涵,并援引苏东坡、梁漱溟等人的事例,鼓励同学们积极面对人生,正确看待生活中的逆境与烦恼,不因过度担忧未来可能失败而放弃当下的拼搏努力,要做“佛系”青年就做“斗战胜佛系”青年,敢担当,勇打拼。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前程相结合,这才是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之源。现场提问环节中,在场的同学们积极发言,陈坚教授对同学们的提问进行了详尽的解答。

陈坚,浙江临海人,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宗教学教研室主任,佛学方向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佛教、天台宗、中国哲学及中西宗教比较。著有《心悟转法华——智顗“法华”诠释学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12月版)、《无明即法性——天台宗止观思想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7月版)等学术专著,并撰有佛教学术论文200多篇。


【供稿单位:哲社学院    作者:刘星延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康力 思萱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