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蒲国良教授作关于十月革命研究的讲座

发布日期:2017年05月31日 14:37 点击次数:

[本站讯]5月28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所长、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北京市国际共运史学会会长蒲国良教授来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交流座谈,并作题为“关于十月革命研究的几个问题”的学术讲座。

蒲国良教授以十月革命研究为切入点,介绍了研究者以什么身份研究、研究对象是什么、为什么要研究以及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关于研究者的身份问题,蒲国良教授认为,关于十月革命的研究,并不仅仅只有一种话语体系,而是有包括社会主义者、自由主义者、保守主义者在内的三种话语体系。研究者首先要厘清自己以什么身份在研究。如果把不同话语体系的研究放在一起,例如,把戈尔巴乔夫、久加诺夫和叶利钦这些对待共产党态度不一致的政治家言论放在一起,必然导致文章内部概念和逻辑的冲突。谈到研究对象是什么时,蒲国良教授说,不同人谈到十月革命时,界定的时间跨度并不统一。正是因为对时间跨度的界定不一致,导致了不同的研究结论。研究者在批判别人的时候,一定要明确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了别人所说的十月革命。研究必须清晰界定研究对象,否则很难做到逻辑自洽。谈到为什么要研究十月革命时,蒲国良教授提到,十月革命发生在一百年前的俄国,为什么今天还要研究它,这个问题的回答,关系到研究框架的设定。谈到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蒲国良教授结合自身科研经历,告诫学生们避免研究中的自说自话,准确把握相关史实,不轻信盲从、以讹传讹,避免偷换概念、逻辑混乱,开拓视野,紧跟前沿。对于学术研究中的争论,必须要看完争论双方的文献,才能得出研究结论,而不是只引用一方的观点。使用材料要严谨,不能用假材料来证明事实观点,更不能断章取义,对于每一条注释,都要认真查证。不能用俄国革命爆发的原因来解释十月革命,这是偷换概念。要开阔视野,多角度、全面地看问题,注重史实与档案材料相结合。可以借鉴相关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本学科的国外最新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本学科的学术进步。

讲座由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所长崔桂田教授主持,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和政管学院三十余名师生参加讲座。


【供稿单位: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    作者:蒋晓涵    摄影:蒋晓涵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诗文 思萱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