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新杏坛”:曹顺庆谈比较文学变异学

发布日期:2008年05月05日 08:47 点击次数:


     [本站讯]5月4日,四川大学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曹顺庆教授做客文学院第七十三期“新杏坛”。作为比较文学变异学的最早提出者,曹顺庆教授就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作了讲述。讲座由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曾繁仁主持,山大文学院教授谭好哲出席了讲座。
    讲座上,曹顺庆作了自我介绍,并以充分的实证作为切入点,就比较文学变异学提出的背景、比较文学变异学在比较文学学科史上的意义和比较文学变异学的具体研究角度进行了讲解。
    就比较文学变异学提出的背景,他指出,由于种种原因,以往比较文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和美国学派的平行研究上,比较文学变异学的研究长期以来被忽视和冷落,而这种忽视和冷落必然造成了整个比较文学研究的不完整。他还通过比较文学译介学中大量的误译实例以及“中国学派”之阐发法中由于误用西方文论而产生的一系列错误,具体指出了由于这种忽视和冷落而对比较文学具体研究所造成的危害。从而指出比较文学变异学研究对整个比较文学研究,尤其是在当前文化对话、文化交流大趋势现实要求下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对于比较文学变异学在比较文学学科史上的重大意义,曹顺庆对现行比较文学教材中的一些错误进行了指正,比如就当前很多比较文学教材认为比较文学最早产生于法国的错误,他通过引证最早提出“世界文学”概念的是德国人(歌德)、撰写世界上第一本比较文学专著的是英国人、世界第一部比较文学杂志的出现在匈牙利,进而指出,正确地说比较文学最早应产生于欧洲;他还以法国学派为例,指出影响研究注重对文学现象进行实证、科学考察的长处,同时他又指出仅仅依靠实证研究是不够的,因为一种文学现象在其具体传播过程中必然产生某种变异,且这种变异往往是隐含的、模糊的、潜在的,仅依靠实证方法是考证不出来的。对于这种变异往往首先就是语言的变异,而且具体研究这种变异性是相当有价值的,对此曹顺庆以美国意象派产生为例,指出对于文化交往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误读现象中的创造性叛逆及其对此研究的积极意义。曹顺庆还从三个方面就比较文学变异学的研究角度作了介绍:从语言层面上,他着重指出“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对其中变异性揭露的重要性;在形象学层面,形象学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一种变异学、是一个群体对他者形象的幻想;在文化层面上,文化的过滤也会导致文学现象传播的变异;而在接受学层面上,不同时代、不同群体、不同文明的人在接受一种文学现象时必然会产生某种变异。
    在回答同学们的提问时,曹顺庆指出,提倡对变异学的研究的同时,绝不能忽视现存的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要在有重点的前提下彼此进益、齐头并进,以达成各种研究的“日月同辉”。  |  |   
]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艾洪磊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莉荔 王婷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