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杨国荣教授做客主讲第三期新哲学讲谈会

发布日期:2024年04月24日 10:48 点击次数:

[本站讯]4月22日,由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中国周易学会、《周易研究》编辑部主办的第三期新哲学讲谈会在中心校区举行。华东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杨国荣作了题为“人类认识的多重向度”的报告。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教授傅永军、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何中华作为与谈人出席讲谈会。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沈顺福主持讲谈会。

讲谈会伊始,沈顺福教授对本次讲谈会参会学者的学术背景进行了介绍。

杨国荣教授的演讲以“人类认识的多重向度”为题,对认识论进行了全面论述。他认为,知识的真切意义表现为“对所知有可靠根据的判断”,这里的“所知”既指对象世界,也包括人自身的存在;知识唯有进入一定的意识过程,转换为主体实际的“知道”,才能呈现现实的意义。他还讨论了知识与语言的关系,认为当知识以语言、逻辑的形式呈现,并以论证和辩护为维护与确认的方式时,其形态具有明晰的特点;当非语言的表达成为其主要形式、实际完成某事的行为能力成为知识确证的实质方式时,知识便以默会的形态呈现。杨国荣教授强调,知识的现实形态在于语言逻辑形态和默会形态的关联与互动。进一步,他从形而上的层面展开论述,认为从“所知”的角度看,需要关注本然的存在与现实世界的区分,而现实的认识对象则以“体用一源”为特点;就“能知”而言,则应肯定主体的德性,后者构成了能知的本体论规定。讲座最后,杨国荣教授借用罗素的“亲知”概念并进行了引申,主张在以“亲知”为形式的认知活动中,知识和存在基于“所与”和“所觉”、经验之知与概念之知的互动综合实现交融,而这种认知活动实质上来自于通过人才能实现的成己与成物的实践过程。

随后,两位与谈人分别针对杨国荣教授的发言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傅永军教授认为报告围绕认识论进行了全面和丰富的论述,将中国哲学嵌入世界背景中,在一种特殊的民族语言中解释普遍性的哲学问题。他回顾了西方哲学的开端,总结了康德、匹兹堡学派及现象学在解决这一问题上所做的工作,并指出“所与”的神话之所以必然产生,是因为虽然能够看到现象,但这些现象并不是存在的依据。傅永军教授认为,报告用亲知的概念将“所与”和“所觉”统一起来,是通过融合中国知识论体用之辩解决知识观的困境,并围绕认识论本身认识的差异、认识对象的差异及对存在论与认识论关系的认知差异提出了三个问题,同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何中华教授表示,报告内容从多个视角对知识进行了全面细致地考察,并利用古今中外的哲学资源建构了新的知识论系统。由此,他进一步提出了三点看法:一是知识是真信念这一命题的背后的问题;二是形式科学与经验科学的分野问题;三是如何从中国思想的角度看待西方的认识论建构,并且在这样一种解释中充分考虑中国思想独特性的问题值得关注。

杨国荣教授对与谈人的意见进行了回应。他认为,历史上关于知识论的种种学说各有侧重,回到现实层面来看,不同的知识形态虽然有不同特点,但最终还是具有相互关联的性质,因此经验和理性虽然存在区别,但不能截然分开。他结合对康德哲学的认识指出,从现实的认识过程来看,认识的对象与存在本身具有相关性,在现象之外设定“物自体”,往往离开了现实的形态。他还就存在论与认识论的关系、中国哲学传统是否存在认识论等问题进行回答。

讲谈会最后,两位同学对杨国荣教授提问,分别涉及如何认识“亲知”的性质,以及如何看待历史学认为本体已然消逝的问题。杨教授一一进行了回答。


【供稿单位:易学研究中心    作者:胡晓培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蒋晓涵 朱红娜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