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北京大学陈晓明教授谈感性解放引导的现代艺术观念变革

发布日期:2019年12月23日 15:41 点击次数:

[本站讯]12月20日上午,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陈晓明做客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为中心师生带来了题为“感性解放引导的现代艺术观念变革”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主任谭好哲教授主持,文学院黄发有教授、何瑛老师、中心及文学院部分研究生到场参与。

讲座中,陈晓明教授先是立足当代社会文化现实,认为我们面临进入“视听文明”的时代,而当今的感性解放正是进入现代以来的社会发展与思想文化互动追求的结果。因此,陈晓明教授认为,理解当下的文学艺术和美学特征,有必要回到“感性学”(“美学”)这一关键词上。这一概念的确立,正是现代性充分展开的根本标志。

首先,陈晓明教授揭示了现代社会与感性经验之间的关系,从而探讨了现代主义以来的文学艺术审美经验的意义和价值。陈晓明教授认为,当感性经验大规模创造与传播,并且有效地影响社会时,这就表明进入现代社会。并且,现代社会的到来也有赖于现代的文学艺术来塑造。可以说,文学艺术的普及化和民主化是现代性的一个巨大事件。现代社会把人类建构成一个审美的共同体,人们把对文学艺术的爱好推到重要位置。与此同时,现代社会对文学艺术的强大需求导致现代文学艺术无止境地发展变革,而文学艺术上的现代主义运动就是现代文学艺术极端发展的结果。其次,陈晓明教授通过分析马尔库塞、鲍姆嘉通、尼采和哈贝马斯这四位感性激进解放的先锋,展示了西方理论家们突破现代理性难题的不同路径。作为最为激进的感性解放的鼓吹者,马尔库塞强调一种“肯定性文化”,并以它为基础,其文化目的是“解放”,根本上是感性解放,最终是要超越它。马尔库塞的感性解放,实质上是历史理性的完满表达,也具有救赎的意义。“美学之父”鲍姆嘉通不满意当时理性主义哲学对感性认识的贬低和轻视,建立了美学这一新学科来专门研究感性认识——在1750年出版《美学》,其“美学”的真实含义应为“感性学” (Aesthetic)。作为18世纪德国理性派美学的代表人物,他对美的认识还是建立在理性主义的基础上,并最终在感性认识的统一中达到理性意义上的“完善”。尼采是现代感性解放的最激进的先驱,彻底告别了启蒙辩证法,放弃对理性概念再做修正,即抛弃历史理性,去寻求转向酒神狄奥尼索斯精神,并且用审美来替代哲学,世界只能被证明为审美现象。他要寻求的是彻底离开西方,不再试图从西方理性主义内部找到自我更新的依据。迄今为止,最为深刻明晰地揭示出现代向后现代转折的历史路线图的是哈贝马斯。他企图重新接通现代理性主义的命脉,通过建构一种和谐的交往理性秩序,使得西方的现代性可以在理性自身中找到始终自我更新的力量,达到自我完善的地步,从而克服西方现代理性所面临的巨大难题。

最后,陈晓明教授指出,后现代时代汹涌澎湃的娱乐化浪潮下,哈贝马斯的重建理性的设想可能要落空,理性地建构这个世界的企图可能要让位于感性地把握这个世界的需要。现代主义文学依凭着存在主义哲学,揭示着无穷深度和不可能的经验。这种理念的梦想最鲜明地体现在二位作家兼批评家,同时又是哲学家——如布朗肖和德勒兹身上。现代主义哲学、美学和先锋派的文学批评,设想通过深度、深渊的追求,来表达感性所能抵达的极限。布朗肖式的存在主义的深度——“闲散的深度”,既是对感性解放的回应,也是对感性解放的顽抗。德勒兹则认为存在即官感,对文学阅读与批评和文学写作都要求一种“超验性”,企图在“官感”的意义上把握世界。由此,存在主义的深度性最终成为感性解放的同谋。

在互动环节中,陈晓明教授积极回应师生们的提问,认真解答了如何看待感性过度泛滥的现象等问题。谭好哲教授总结道,此次讲座具备了宏阔的理论跨度、广博的学科知识以及话题本身所具有的深度这三个特点。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詹艳杰    摄影:郭鹏飞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李天一 张丹丹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