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经济学院举办“一带一路”投资与贸易学术研讨会

发布日期:2019年12月18日 10:30 点击次数:

undefined

[本站讯]12月13日,由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办的“一带一路”投资与贸易学术研讨会在中心校区举行。经济学院副院长孙淑琴出席研讨会并致辞。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罗长远教授,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林发勤教授应邀出席会议并作了主题报告。

会议第一阶段由经济学院张宏教授主持。罗长远教授作了题为“Going Global and Financial Constraints of Firms in China: B&R Initiative as a Quasi-natural Experiment”的报告,指出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并未改善其融资环境,反而使其融资环境恶化,企业获得贷款的能力、企业的盈利能力、生产效率等并未因参与“一带一路”而提升。研究进一步发现,私人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受到的融资约束恶化程度更大。罗长远教授根据其研究结论提出了我国企业应多争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亚投行的金融支持等建议。林发勤教授作了题为“人民币升值与中国OFDI”的专题报告,报告通过构造城市层面的出口和进口加权有效汇率,运用所构造的数据集研究汇率变化对中国工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指出人民币升值可有效降低对外直接投资门槛,增加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能性,同时,这一作用对低生产率企业更加明显。

研讨会第二阶段由林发勤教授主持。经济学院綦建红教授作了题为“Ha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mproved China’s Country Image?”的学术报告,她指出,对一项国际政策的评估应该不仅关注直接效益,还应关注其对软实力的间接影响,此外,沿线国家的支持是推动“一带一路”政策顺利进行的重要推动力。经济学院随洪光副教授作了题为“GVC锁定、FDI再分工与出口产品质量—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库的研究”的报告,指出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外资进入打破了原有的贸易分工,改善了价值链嵌入的作用。最后,经济学院张岩副教授作了题为“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空间效应分析”的报告,她运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国家之间空间上的溢出效应和挤出效应,指出我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直接投资,除了母国和东道国之外,还受到“第三国”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相邻国家人力资本和对外开放发展会竞争性地减少邻国区域的投资额,而贸易依赖程度则会带动邻国投资额的提升。


【供稿单位:经济学院    作者:金雅琨    摄影:邹一德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邢楚凡 张丹丹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