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张永清教授谈“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的‘苏联化’与‘中国化’问题”

发布日期:2019年12月09日 18:56 点击次数:

[本站讯]12月6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艺学学科带头人张永清教授做客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为中心师生带来了题为“试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的‘苏联化’与‘中国化’问题”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杨建刚教授主持,学院部分研究生到场参与。

讲座开始,张永清教授从此次讲座的现实背景谈起,首先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苏联化”与“中国化”问题的缘起,他提出构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是新现实的迫切要求。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内涵丰富,基本问题较多,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主要选取文学即认识,认识即反映论的角度来进行。张永清教授随后详细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历程,并结合具体的资料分析了这一过程中存在的“苏联化”和“中国化”问题。张永清教授根据重大事件或者政策的变化为时间依据,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界定。他把1949年到1957年定义为“全面确立与基本巩固”时期,他提出文学反映论在这一时期的“全面确立”和“基本巩固”过程既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反映论的文学观念被接受、被承认、被认同的过程,同时也是文学观念的“苏联化”即“苏联模式”的主导过程,它主要通过“以苏为师”和“以苏为鉴”这两种主要方式而实现。1949年到1954年为“以苏为师”时期,这一时期我国提出“全面学习苏联”的口号,文学观念的“全面苏联化”昭示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反映论的文学观在新中国的理论、批评与创作中的“一元化”观念得到了全面认同,其“唯一性”的法理地位得到了全面“承认”。1954到1957为“以苏为鉴”时期,此时“苏联化”依旧为主色调,但是文学反映论的“中国化”特色开始增多,国内学者并非亦步亦趋地机械照搬、简单套用“苏联文论”的观点与材料,而是在借鉴中有所选择,在接受中有所创新,相关阐发体现了一定的理论自觉性。1958年中苏之间出现嫌隙,对于新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学艺术都产生了影响,张永清教授因此以1958年为界,把1958年到1978年定义为文学反映论的“牢固确立与根本巩固”时期。对于这一时期文学反映论的发展情况,张永清教授又进行了细化,他把1958年到1960年称为“激情跃进期”,这一时期我国为了应对与苏联存在的矛盾和分歧,开始弱化文学反映论上的“苏联化”,第三次文代会将“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确立为新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最高标准,人大文研班开始创办,许多学者开始自编与反映论问题相关的突出毛泽东在理论建设中重要贡献和地位的文学理论著作。在这一时期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根基虽然没有发生变化,但已经开始逐渐由“列宁斯大林模式”转向毛泽东的“讲话模式”。1961到1965年为“调整提高期”,《文学的基本原理》和《文学概论》的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中国版”正式诞生,文艺反映论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牢固确立”和“根本巩固”。在之后1966年到1976年十年期间,我国文论发展进入到一个“停滞期”,反应论的丰富内容在这一时期被单一化为对“极左”政治的简单图解。文革结束后,1976年到1978年为文学反映论的“徘徊中前进时期”,在这一时期,《文学的基本原理》和《文学概论》正式成为教材,真理问题的大讨论、“形象思维”第二次大讨论等极大的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在1978年之后,我国文论界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理解进入了多元化的时期。杨建刚教授在总结中认为张永清教授此次讲座具有十分宏大的视野,详细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苏联化”与“中国化”问题。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刘强    摄影:刘强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王晨曦 张丹丹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