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扬州大学姚文放教授谈审美文化的逻辑走向

发布日期:2019年11月20日 19:27 点击次数:

[本站讯]11月15日,扬州大学文学院姚文放教授做客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以“说‘是’谈‘非’论‘去’——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审美文化的逻辑走向”为题,作有关审美文化逻辑走向的讲座。讲座由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杨建刚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姚文放教授提出审美文化的时代划分问题。他认为,提出一种理论需要满足普适性的要求。研究审美文化的逻辑走向,采用何种历史划分,是研究的关键。姚文放教授细数了已有的各种中西历史划分,认为英国学者拉什提出的“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的历史划分,最能满足审美文化发展的普适化研究需要。在这种历史划分下,姚文放教授将古今文化发展总结为三种形态:未分化、求分化、去分化。这种文化形态表现在修辞方式上,也就是“是”“非”“去”的继替发展。在前现代,无论中西,审美文化都表现为真善美融为一体、混沌未分的状态。进入现代,以德国古典美学为代表,追求美学与逻辑学、伦理学的分离。这种分离的趋势也出现在了别的领域中,如斯达尔夫人提出比较文学,亚当·斯密建立经济学,孔德命名“社会学”,冯特构建心理学等。这种知识分类分科的趋势,恰恰反映了现代文化求分化的特点。然而,进入后现代,审美文化呈现出去分化的态势。在理论话语中,出现了去中心、去边界、去等级、去体系、去类别、去差异等说法,倡导“跨越边界,填平鸿沟”,追求“整体感觉”。姚文放教授认为,后现代文化的去分化趋势,对求分化愈见严重的现代文化起到了补救作用。在他看来,后现代主义去分化的倾向,恰恰张扬了交流、沟通、对话、合作、民主、开放、宽容、和谐等当今社会普遍认同的核心理念。他对后现代文化持肯定态度,认为后现代主义为文艺繁荣和理论研究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契机。讲座完毕后,到场同学就后现代文化反本质、反价值特征以及话语范式研究方法等方面提问,姚文放教授详细解答。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鲜林    摄影:鲜林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高鑫 张丹丹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