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哈佛大学利诺·贝尓蒂勒教授谈“人生的半途:《神曲》的开端”

发布日期:2019年11月13日 08:10 点击次数:

[本站讯]11月11日上午,哈佛大学文理学院荣誉教授、哈佛大学意大利文艺复兴研究中心主席利诺·贝尔蒂勒(Lino Pertile)做客山东大学文学院“新杏坛”,以“‘人生的半途’:《神曲》的开端”为题,在中心校区举办学术讲座。讲座由文学院程相占教授主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讲师陈绮担任翻译。

讲座中,为了让现场的师生感受《神曲》最纯粹、原本的节奏与音律,利诺·贝尔蒂勒教授首先用意大利语读了《神曲》开篇的内容,低沉的嗓音和抑扬顿挫的节奏让大家直观感受到了《神曲》的魅力。随后,利诺·贝尔蒂勒教授介绍了《神曲》产生的时代背景及《神曲》表达的内容。他提到,但丁的创作打破了西方原有的诗歌规则,主题严肃但语言通俗易懂,文体是在当时并不被俗世认可的喜剧,很有突破性。《神曲》的韵律结构采用了三韵体的叙述方式,即三行一阙,一三行结尾押韵,第二行与下一阙第一行又押韵的诗歌结构。

undefined

利诺·贝尔蒂勒教授介绍,《神曲》中充满了各种意象,如“森林”、“旅程”、“三只野兽”、“家”、“流放”、“朝圣”等。森林隐喻着诗人黑暗的精神状态和当时的社会现状,诗人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把个人危机和公共危机相结合。三只野兽,豹子、狮子和母狼,分别象征着三种罪——放纵、骄傲与贪婪。在讲到“家”、“流放”、“朝圣”的意象时,利诺·贝尔蒂勒教授提到这种隐喻并不是但丁首创,而是始于基督教《创世纪》。他简要介绍了《创世纪》中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园的故事,提到在基督教义中,我们都处于流放的状态,旅程代表了“生存”本身,也就是从本不属于自己的土地回到自己的家,即朝圣者的路。人类一直想找回过去的纯真,但纯真失去了就没法再找回。但丁效仿耶稣的做法,以人的身份死去来救赎人类,他的旅程也是每个人的旅程,即从黑暗走向光明、从罪恶走向纯真、从流放走向家园。在讲座的第三部分,利诺·贝尔蒂勒教授朗读了《神曲》中关于维吉尔鬼魂的原文片段。他认为但丁对维吉尔的描写是西方诗歌的转折点,在此之前西方人通常认为只有哲学才能拯救世界,诗人并不被俗世认可,而但丁却认为维吉尔,一个异教诗人,他的诗歌强大,能拯救人类,这点在当时是很荒谬的。从诗歌内容上说,维吉尔的出现引导但丁走向了自由。从叙事角度上说,维吉尔是但丁诗歌上的导师。在提问环节,有同学提出想了解哈佛大学意大利文艺复兴研究中心的相关信息,利诺·贝尔蒂勒教授热情回应,并通过照片介绍了研究中心的历史。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林蒙初    摄影:陈婉婷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邢楚凡 张丹丹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