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电气学院高厚磊教授团队配电网5G通信差动保护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发布日期:2019年10月24日 18:00 点击次数:

[本站讯]近日,电气学院高厚磊教授团队联合国网山东电科院、国网济南供电公司、山东联通公司成功实施了国内首例跨基站5G通信配网差动保护试验验证,在基于5G通信的配网分布式电流差动保护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使5G承载的差动保护技术更接近于工程应用水平。

试验所用装置为高厚磊教授团队研制的智能配电终端,终端嵌入分布式电流差动保护功能,采用故障时刻自同步专利技术实现线路两端数据同步接入5G网络。试验地点在济南供电公司汉峪金谷5G环境配电室。

试验分两步进行,首先进行单基站通信条件下两终端单元之间电流差动保护功能测试,并与光纤差动同步对比,测试地点在东城逸家2-1北中心配电室;第二步在两个具有独立基站的室内开关站内进行跨基站通信条件下差动保护功能测试,测试地点分别为汉峪金谷A1-1开关站和A1-2开关站。测试内容包括终端之间互联、端对端通道延时、电流相量数据传输、差动保护动作性能等。在所进行的几十组内、外部故障模拟试验中,单基站下端对端通信延时范围在9-13ms(平均10.58ms),跨基站下端对端延时范围在10-14ms(平均10.89ms),电流相量数据收、发无误,保护判定全部正确,动作时间小于60ms。与采用光纤通信的差动保护相比,其通道延时仅延长约7.8ms,完全满足分布式配网差动保护对快速通信的要求。结合深度定制的uRLLC场景下的5G网络切片技术,差动保护通信延时及整体动作时间仍有提升空间。

现有配电网保护配置方式下,线路某处发生故障,将造成变电站出线开关跳闸,整条线路都会停电,然后依靠配电自动化主站进行故障隔离和供电恢复,整个过程往往持续几分钟至几十分钟,严重影响用户用电感受。分布式差动保护能够实现故障区段的快速定位与隔离,但差动保护要求保护装置之间实时快速通信,之前只有光纤能够满足这种高要求,但存在光缆敷设困难和投资太高的问题。5G通讯技术具有高带宽、低时延及安全可靠的特点,为配网差动保护提供了新的无线通信方式。5G技术与差动保护结合,可在较低的成本投入下,将故障隔离时间从数分钟缩短至几十毫秒,最大程度地减少故障停电范围和时间。将5G通信技术应用于配电网分布式保护与自动化领域,将有效解决终端间互通互联问题,契合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的需求,对于加快故障处理,实现秒级故障自愈具有重要意义。


【供稿单位:电气学院    作者:宋思利    摄影:宋思利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宋广鑫 张丹丹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