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土建学院崔新壮教授团队在传感型土工合成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发布日期:2019年08月23日 08:47 点击次数:

[本站讯]近期,岩土工程领域国际三大顶级期刊之一的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发表了土建与水利学院力学系崔新壮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A strain softening model evaluating geobelt-clay interaction validated by laboratory tests of sensor-enabled geobelts”。

该研究以该课题组研发的传感型土工合成材料(Sensor-enabled Geosynthetics,简称SEG)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粘土中筋土作用的软化响应本构模型,并推导了SEG在粘土中的拉拔荷载传递方程。利用SEG的变形自检测功能揭示了其在拉拔过程中的变形分布情况,同时对筋土作用的软化响应本构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考虑了筋土软化作用的荷载传递方程与拉拔试验的实验结果吻合较好。SEG的变形自检测结果与计算结果相吻合,揭示了筋材在拉拔过程中的变形分布规律。该研究进一步表明SEG在土体内部变形实时监测与应力反算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与工程价值。

土工合成材料在国际上被称为继木材、水泥、钢材之后的“第四大建筑材料”,被广泛应用于交通、土木、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崔新壮教授团队近年来将传统的土工合成材料智能化,研发了传感型土工合成材料(SEG),兼具传感和加固功能。该材料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基体、超导电炭黑为导电填料研制而成,具有导电聚合物的拉敏效应。所谓拉敏效应是指在外部拉力作用下,材料的导电性能由低阻向高阻发生转变的过程。利用拉敏效应,通过测试材料的电阻变化即可实现其变形的自检测。与传统的土体内部变形手段相比,传感型土工合成材料具有寿命长、量程大、成本低、能够实现分布式测量等诸多优点,目前已成功实现了产业化。崔新壮教授团队以SEG为核心,提出了路基健康诊断与安全预警理论,研发了路基变形监测系统,已在多条高速公路工程中成功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景全、杜彦良等评价该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崔新壮教授团队在该方向已被授权国内发明专利6项,国际专利1项,编制规范1部,工法1项,在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Geotextiles and Geomembranes、Journal of Material in Civil Engineering (ASCE)、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等顶级期刊发表论文7篇。

论文连接https://www.nrcresearchpress.com/doi/abs/10.1139/cgj-2018-0560#.XUAinOnitPY


【供稿单位:土建学院    作者:王艺霖    摄影:王艺霖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甘传昀 张丹丹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