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朱雀讲座:西南交通大詹海云教授论孔子的知命与求仁之学

发布日期:2019年03月27日 15:52 点击次数:

[本站讯]3月22日晚,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詹海云教授做客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朱雀讲坛,作了题为“孔子的知命与求仁之学”的报告,哲学系王新春教授主持本次讲座。

詹海云教授梳理了中国思想史上的“爱”的观念,从孔子的仁爱、孟子的义爱、墨子的兼爱、道教的道爱、法家的法爱到董仲舒等的博爱、佛教的慈悲之爱、朱熹的德爱之理、王阳明的万物一体之爱,再到谭嗣同的仁通之爱、康有为的历时进化之爱。他认为孔子爱的概念很丰富,具体见于他的仁爱学说之中。

詹海云教授还介绍了孔子的天命观和求仁之旨。在说文解字中,“德”字最初之意为“用眼睛把事情看清楚”,到后来发展出惠民之意,如商朝讲求以德惠民、保民,诸侯修德以保天命。而孔子的天命观则在有无之间,既不肯定也不全然否定。他不想向宿命论低头,尽管他有时候还是会发出“道之将兴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的感叹。对天的神秘性、宗教性,孔子的态度是“未知生,焉知死”“敬鬼神而远之”。在天人比例轻重方面,孔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天赋之兴相差无几,而后天环境在人的塑造方面能产生巨大的影响。然而孔子虽说要破除宿命论,但是他更说自己“五十而知天命”,主张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只有“知命”才能“安命”,进而才能“立命”。随后,他介绍了孔子的“仁说”, 在孔子之前,“仁”被视作是德行的一种,其内涵远不如孔子的仁论丰富。孔子认为,仁是一切德行的最高准则,包含一切德行,仁的内容德目包括忠恕、克己复礼、恭敬、恭宽信敏惠、刚毅木讷等。

詹海云教授,现任西南交通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曾为台湾交通大学、新竹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元智大学等校教授,也是香港浸会大学、四川大学特聘教授。曾师从钱穆、屈万里、何佑森诸鸿学大儒,得以接承前贤优良学风及学人风范。其学术研究以中国学术史、中国哲学史、通识教育为主要范围,兼涉历史学、教育学、民俗学。出版《全祖望集校注》《清初学术论文集》《陈乾初大学辩研究》等著作。


【供稿单位:哲社学院    作者:张玉杰    摄影: 张玉杰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贾丰竹 张丹丹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