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新杏坛:杜泽逊教授谈经书文本演变及校勘问题

发布日期:2019年03月11日 16:54 点击次数:

[本站讯]3月8日,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杜泽逊教授在知新楼作了题为“经书文本演变及校勘问题——以《周易注疏》为例”的讲座。讲座由文学院李剑锋教授主持,相关领域师生聆听了本次讲座。

讲座中,杜泽逊教授以《周易注疏》中的两个问题为例,为大家解读了经书文本的演变及校勘问题。首先,杜泽逊教授展示了《周易正义》从单疏本到八行本到十行本到武英殿本格式及文本的变化。他指出,孔颖达《周易正义》比较原始的面貌是单疏本,没有经文与注文。单疏本的经疏部分跨度较大,但是存在内部的分段情况,其标志是起讫语。宋刻八行本《周易注疏》在合并经注本、单疏本过程中,最大限度保持了二者的原貌,是经注疏合刻本比较精善的一种版本,但是删去了经疏开头的起讫语。元刊十行本《周易兼义》是今天公认通行本阮元本《十三经注疏》的底本,相比八行本产生了六个大的变化,包括改变经疏起讫语,删去经疏开头提示语等,与经注本、单疏本面貌都有了很大的不同。杜泽逊教授认为,武英殿本以万历北监本为底本,又参校了宋元旧本,文字讹误有所减少,并增加了《考证》,为经、注、疏、释文全部施加标点断句,是较好的版本。但是,保留了从十行本到北监本系统的部分非古本因素,添加了旧本不存在的若干因素,删去了全部起讫语,形成了独特的殿本面貌。

通过对《周易正义》从单疏本到八行本到十行本到武英殿本格式及文本变化进行梳理,杜泽逊教授表示,从十行本到武英殿本,对合刻的经注疏本内部结构都有较为明显的调整,甚至增加、减少或改变孔颖达单疏本原有的成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都自觉照顾了单疏本原有的分节、分小段格局。如果单疏本、八行本亡佚了,通过十行本系统,还可以大体寻绎孔颖达单疏本分节、分小段的基本格局。接着,杜泽逊教授又通过对《周易正义》不同版本中的文字分歧,即从“它”到“他”的变迁的举证,说明了只有广泛搜集经典旧本进行校勘,才能清晰地认识经书文本古今变迁,正确使用历史上的各种版本,整理出较为完善的新的通行本,使今天的读者更加准确地理解经典的文义。

杜泽逊,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儒学高等研究院古典文献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入选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8年被评为山东大学2007年度十大新闻人物。2008年当选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王萌    摄影:孙会沅 覃女穆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张丹丹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