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北大高原宁教授做客物理学院名师讲堂谈基本粒子的质量起源

发布日期:2019年01月05日 08:44 点击次数:

[本站讯]1月3日,物理学院2019年第一期名师讲堂在中心校区举行。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院长、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SPPC)机构委员会主席高原宁教授受邀进行了题为“基本粒子的质量起源”的专场报告。报告会由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司宗国教授主持。

undefined

报告介绍了近代物理学对于“质量”这一物质基本属性的探索,聚焦于“希格斯机制”构想的产生与验证,展示了人类理解自然的艰辛历程,回顾了一个个凝聚物理人气魄精魂的华彩瞬间。报告开场,高原宁教授向听众提出了困扰物理学界多年的基本问题:引力质量与惯性质量是否等效。为解决这一难题,学界对质量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数十年的探讨。大家广为接受的理论是“希格斯机制”,即各基本粒子因与希格斯场(希格斯粒子)的作用而获得质量。从场论的角度来说,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场”的互相激发,在相互作用中完成了能量的转换。

对希格斯机制的验证历经了十七年(1995—2012)时间。由于实验要求的提高,欧洲核子中心在世纪之交历经了一次全面的升级。于此间隙,我国留欧人员选择回到国内,拉起队伍,承担了中国粒子物理发展的重任。其中就包括现中科院高能所所长王贻芳等。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建造一个属于我国的大型粒子对撞实验装置的想法也越来越迫切,CEPC计划逐渐酝酿成型。提及建造加速器的初衷,高原宁教授显得非常激动。一方面,中国需要强大的知识与科技储备;另一方面,中国需要培养新一代优秀的科研人才。东亚国家在世界舞台上缺席已久,需要以一项非凡的成就宣告我们的回归。

报告最后,高原宁教授借《三体》作者刘慈欣的一段话,“从长远的时间尺度来看,在这无数可能的未来中,不管地球达到了怎样的繁荣,那些没有加速器的未来都是暗淡的”,以此勉励物理学科的学生永葆对无尽世界和浩瀚深空的探索和热爱。


【供稿单位:物理学院    作者:王浩松 丁娜    摄影:王浩松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王浩铭 刘婷婷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