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太田斋杨亦鸣教授做客文学院高端学术论坛

发布日期:2018年05月23日 10:48 点击次数:

[本站讯]近日,日本神户市外国语大学(中国学科)教授、日本中国语学会前会长太田斋教授、江苏师大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院长、国家语委语言能力高等研究院院长、《语言科学》杂志主编杨亦鸣教授做客文学院博士生高端学术论坛,分别带来题为“方言常用词里的合音现象和词汇化音变”和“神经语言学与汉语诗韵研究”的讲座。

太田斋教授在讲座中介绍了词汇中的音变现象,他用“来往”“因为”两个词为例,列举其在各地方言中的不同读音,并将其看作一条线式演变的各个阶段,合理假设其演变过程,将能说明最多方言变体的假设当作结论,以此来论述双音节相互影响发生的语流音变。随后,太田斋教授论述了方言中的儿化和儿尾现象,以定兴、徐水方言为例,得出儿化从收-i、-n尾的基本韵开始,然后扩大其范围,最后收-u、-ŋ的基本韵也可以儿化的结论。他还注意到山东博山方言儿化时特殊的“变韵”现象,还谈到合音里的换位现象和小地名里的合音现象等。

杨亦鸣教授从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出发,介绍了神经语言学与当代语言学发展的关系。他介绍,语言学的发展从传统语义学起步,历经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言学等阶段,向更加科学化的方向发展;神经语言学是基于神经机制的语言研究,是当代语言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他结合神经语言学的发展历程讲述其宏观、交叉、最大限度使用新兴科技手段等特点,这些特点符合当代前沿科学和学术形态特征,是对当代语言学的创新。他还谈及了中国神经语言学的发展现状和对未来学术发展的展望。杨亦鸣教授还介绍了对中国传统诗韵的神经语言学研究,研究中采用眼动技术和ERPs技术,设置押韵且合意义、押韵不合意义、不押韵合意义、不押韵且不合意义四组变量,通过实验,探讨诗歌押韵的认知神经机制。

讲座由文学院张树铮教授主持,文学院师生代表现场聆听讲座。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欧阳雅心 桑德 王萌    摄影:欧阳雅心 桑德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晗宇 曳孜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