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齐鲁大讲坛:高培勇教授谈宏观调控体系调整

发布日期:2018年05月06日 13:13 点击次数:

[本站讯]5月5日,齐鲁大讲坛第156期暨山东大学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第五场报告会在中心校区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为山大师生作了题为“建立匹配高质量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的报告。

高培勇教授首先系统地梳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研判的路径,分析了我国宏观调控体系调整的背景。他谈到,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我国的宏观体系调整要从这些变化入手,与时俱进。接下来,高培勇教授主要从五个方面,通过比对的方式讲述了我国宏观调控体系已经发生的变化:第一,在分析视角方面,他一方面反思了之前的周期性视角,认识到了我国经济发展不能回到原有轨道这一现实,另一方面改变了之前的总量性视角,更加注重结构比例问题。第二,在发展理念方面,由原来的一味追求速度转变为追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高质量发展。第三,在宏观调控政策方面,与过去以短期政策为主相比,更关注长期稳定;在政策主线方面,立脚点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着眼调结构,而不是总量,目标是提高供给的质量,优化供给的结构,追求长期平衡。第四,在施策机制方面,现在的宏观调控体系不仅仅只注重政策性的操作,更进行了制度上的改革。第五,在对主要矛盾的认识方面,认识到主要矛盾不再局限于对物质、文化产品的的生产需求,更注重对美好生活的的需要,注重考虑人民群众对市场安全、公平、正义的需求。

高培勇教授还举出了一些例子来论证这种变化:在减税降费方面,以往的减税降费对象以个人为主,旨在增加个人可支配收入,促进消费;而当前的减税降费对象以企业为主,旨在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促进生产。在财政赤字的考量方面,传统的理论认为,为了拉动需求,就不惜扩大赤字,以财政收支的不平衡来换取整个经济的平衡,而近五年来则严格限制财政赤字的比例,更加注重防范化解重大的金融风险。在投资方面,投资所瞄准的目标、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再是需求问题,而是供给问题,不再是总量问题,而是结构问题。在对积极财政政策的“积极”二字的理解上,过去认为“积极”二字等同于扩张,而现在说的财政政策的“积极”,主攻方向就转到了结构性调整上,转到了转方式、调结构、化解过剩产能的问题上,积极的财政政策的着力点和着重点,转到了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经济效益上来。

最后,高培勇教授为经济学师生提出希望。第一,要全面调整思想理念,这也是最关键的。这个调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对表”,即了解目前的经济发展态势,研究要结合现实状况。二是要“对号”,即找到自己的定位,做在自己的位置应该做的事情。第二,在思考经济问题时要更加具有结构性和社会性思维。也就是说,既要关注内部的结构比例,又要从社会发展的宏观视角看待经济问题。第三,要与时俱进,创新宏观经济理论体系,使经济理论体系不断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第四,在反思旧机制的同时,更要找到能替代原有操作办法的新机制。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石绍宾主持报告会。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师生、齐鲁大讲坛会员及社会各界人士聆听讲座。

高培勇,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和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第一、二层次)、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工程。主攻财税理论研究、财税政策分析等。曾先后三次为党和国家领导人集体学习担任主讲人。


【供稿单位:宣传部 新闻中心    作者:李天一    摄影:王婷 汪涵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莉荔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