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哲社学院第21期现象学与中国文化论坛开讲

发布日期:2018年04月28日 13:54 点击次数:

[本站讯]近日,第二十一期现象学与中国文化论坛开讲,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张赛赛作了题为“《周易》象数哲理的现象学解读——象数与义理关系刍议”的学术报告,哲社学院、现象学与中国文化中心李章印教授主持论坛。

张赛赛首先谈到,在解读《周易》方面,象数派与义理派的对立开始于王弼的“扫象说”,但从哲理上说,两派都涉及意、象、言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言在表示意,另一方面,言又出离意。为了更好地看到象数与义理之间的相关性与统一性,有必要引入现象学,因为现象学要求我们朝向实事本身,返回到原初的现象学经验,这不仅有助于我们看到象数的构成意义,而且也可以显示出构成的具体方式。张赛赛认为,象数是意义的发生结构,各种象数体例是意义生成的聚集与差异的游戏。太极就是阴阳结构的发生,阴阳互为其根,这种阴阳相生的运作是一切意义(包括伦理、政治等)的发生源头。而太极源于世代生成的经验,意义的发生与人的世代生成性有关。古人根据世代时间经验而设卦观象,因此象数提供了世代生成的视域,能够以构成性的方式理解事件。只有从象数的构意本性出发,我们才能消解象数与义理的二分,从而获得对卦爻辞的直接领会或者说达到一种体验式的理解。

儒学高等研究院、现象学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蔡祥元副教授对讲座内容作了评论。他首先肯定了张赛赛的工作及其意义,同时也质疑统一象数与义理的这种思路未必能行得通。李章印教授认为,这种横向的统一确实很难,但从现象学的角度来看,历史的统一倒是比较可行的,由此也能说出易学研究迄今未曾说出的那种原初经验。之后,就《周易》、现象学以及在两者之间做比较研究的可能性等诸多问题,与会师生与张赛赛又作了进一步的讨论和交流。


【供稿单位:哲社学院    作者:姜慧博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王婷 思萱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